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内力作用(含详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

内力作用

一、选择题

地幔中的岩浆具有强烈上升趋势的位置称为热点,岩浆沿地壳薄弱点上升并喷出地表形成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下图示意某热点火山的移动,图中数字表示距今时间(单位:百万年)。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热点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 A.距今20~60百万年 B.距今60~100百万年 C.距今100~140百万年 D.距今140~180百万年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推测热点最可能位于图中的丁地附近,甲地、乙地两处板块已经移动过,丙地偏离了岛链,甲、乙、丙三地都不是热点。故选D。第2题,A、B、C、D四个选项时间间隔都是40百万年,时间间隔相同,图上距离最短的就是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距今20~60百万年是图上距离最短的,由此判断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距今20~60百万年,故选A。

下图示意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获得的资料。图中阴影部分是露天煤矿区。据此完成3~5题。

3.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 )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4.图中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山峰与甲地最大温差可能是( ) A.0.8 ℃ B.1.1 ℃ C.1.4 ℃ D.1.7 ℃ 答案:3.D 4.C 5.C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三处取样点钻孔海拔以及煤层距地表深度可分别求出三地煤层的高度,得出结论为中部煤层海拔较低,两侧煤层海拔较高,地质构造为向斜。由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外部地貌为山地,因此构造地貌为向斜山,D正确。第4题,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露天采煤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A错;乙处位于山谷,若遇暴雨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错;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较缓,便于交通建设,适合开采露天煤矿,C正确;丁处无露天煤层分布,D错。第5题,根据图中钻孔海拔可推测该图等高距为50 m,山峰的海拔范围为600~650m,甲地的海拔范围为400~450 m,两地相对高差范围为150~250 m,由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山峰与甲地温差在0.9~1.5°C之间。因此山峰与甲地最大温差可能是1.4 ℃,故选C。

下图为“2015年1月~2019年10月某板块交界处附近的地震分布示意图”(X、Y>0°)。据此完成6~7题。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内力作用(含详解)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内力作用一、选择题地幔中的岩浆具有强烈上升趋势的位置称为热点,岩浆沿地壳薄弱点上升并喷出地表形成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下图示意某热点火山的移动,图中数字表示距今时间(单位:百万年)。据此完成1~2题。1.据图推测,热点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mo2u5k6dp1oirv327pb3jk4h7sgsg00pp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