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一、选择题
1.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 A.原始社会 C.秦汉时期 答案 B
解析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
B.商周时期 D.隋唐时期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答案 B
解析 汉代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较大,而画像石中只有一台织机,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可判定画像石反映的是家庭纺织业,可用于了解家庭手工纺织的生产状况,故B项正确;棉纺织业在宋代以后才兴起,汉代不可能有棉纺织生产,故C项错误;画像石体现了女织,并没有体现男耕,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灌云学测模拟)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C.宋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瓷器。本题是根据距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的选择题型,由所学知识和题干可以知道珐琅彩出现于清朝,这是距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
4.(2017·淮安学测模拟)《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反映唐代手工业者( ) A.地位优越 C.遭受歧视
B.职业世袭 D.地位低下 B.隋唐 D.清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唐代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优越,故A项错误;“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一旦从事手工业,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其职业世袭,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唐代手工业者遭到歧视,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唐代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低下,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黄冈学测模拟)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青铜器。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用排除法。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业的辉煌时期。图示均为青铜器,所以③排除,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所以没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排除④。
B.①③ D.③④
6.(2017·宿迁学测模拟)下列是一个学生所搜集的研究性学习图片材料。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古代手工技术的进步 C.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手工技术的进步。本题从古代手工业的成果,反映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故选A项。
7.(2017·山东枣庄学测模拟)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汉代官营手工业( )
A.工匠优秀,原料上等 C.规模生产,面向市场 答案 D
解析 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管理严格,故选D项。
8.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
B.技术高超,不计成本 D.分工细密,管理严格 B.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古代冶金技术的发达
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9.《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揭示的是对工匠工作的管理制度,可以看出法律规定严密。B、C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西周时期,即已实行“工商食官”,故A项正确。
10.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出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