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的分析(中医的临床理论),使之统一起来,而达成对某病的确认,这就是所谓的中医辨脉应之道。例如脉浮而数,因浮脉主表亦主虚,而数脉主热亦主虚,今此二脉同时并见,则可能是邪热在表的病,亦可能是津虚发热的虚热病;假如脉浮数而滑,因滑主邪盛而不主正虚,将此三脉统一起来看,当然就只能肯定其为热盛于表的病,而不能断为虚热的一类病了。又例如,脉浮而紧,不但知浮主表而紧主寒,且可知此表证属太阳病伤寒型。脉浮而缓,不但知浮主表而缓主津血不充盈,亦可知此表证属太阳病中风证型。再如,脉极虛芤迟,易知是气血俱虚而多寒。脉极实滑数,亦易知为邪气盛实而多热。总之,如能利用各脉的主病,依据中医临床知识,把它们合理统一起来,则脉应越较复杂而辨认清晰,而知病则越近正确,此即逻辑的内包外延关系,其理无须深述。不过此只就一般脉象而论,如涉及三部九候等问题,那就复杂多了。九候的应病规律 浮中沉三候,以应为病的深浅内外。虽疾病万变,但就其深浅的位置而言,则不外深于胃肠的里,或浅处于机体躯壳的表,或处于非表非里的广大胸腹腔间(半表半里)。故人如有病,除脉绝不见外,无论所现何象,也至少具此三候中的一候。如浮取而见者为在表,沉取而见者为在里,中取而见者为在半表半里。例如数脉主热,于浮中见之,即为热在表的病;若此数脉非至沉取而不见,即为热在里的病;若此数脉虽浮取不见,但中取则见,即为热在半表半里的病。余可以此类推。此寸关尺三部和浮中沉三候的应病规律,综合交互在一起,就是三部九候的应病规律。三部的应病规律 古人于长久的临床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关于机体上下左右的疾病,恒相应地现其脉象于左右两手寸关尺的不同部位。所以寸、关、尺三部以应为病的上下左右。例如,《金匮要略》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大意是说,体内患有积块所在的处所。这虽说的是诊积的方法,但对三部应病的规律做了具体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上,可简化其意,即胸中上至头部之疾,可候之于寸;胸膈下至少腹之疾,可候之于关;少腹以下至胫足之疾,可候仲景脉学本来自于八纲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对疾病的病性(阴阳)、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情(寒热虚实)的确认,所以并不使人觉得捉摸不定,无所适从,反而格外显得朴实无华,可按可寻。脉象越较复杂而所辨若细致准确,则知病越近真切。因有了三部九候的关系,所以脉象的表现就繁复得多。但是无论它如何繁复,只要能予以合理地统一审辨,则于为病的真相亦不难明悉。例如寸脉微尺脉弦,微主阳气虚,今以见于寸部,其为阳气虚于胸中可知;若已判断弦主寒邪盛,今以见于尺部,其为寒邪盛于少腹以下可知。正虚则邪必凑之,故在下之寒邪必冲逆于上,因此断为必作胸痹的心痛、短气病。又如寸脉浮关脉沉,若有心下硬痛、拒按的症情,则为结胸病的应征。盖病结实于胸膈,关脉应之沉;气遏于上,迫而外张,故寸脉应之浮。盖病对外的客观反映,是表现在全身反映的多个方面。脉象固然是气血对于疾病的微妙感应,凡病无不应之,且它与一般的局部为证不同,而于诊断上另有其主导作用。但是脉之应于病,也仅为该病某些重要的因素或属性,对于疾病更全面、更具体的确诊,还必须借助于所有症状的互参,此即所要讨论的辨脉与证的关系问题了。。辨证也同辨脉一样,不但须知个别为证的属性,还需明确证与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起来过去庞杂。中医辨脉与证的方法,就是把患者全部的脉和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之无矛盾地统一起来,以达成对一个病的正确判断。更具体地讲,就是在脉与证的统一认识条件下,以确辨其为病或属阴、或属阳、或属寒、或属热、或属虚、或属实、或属表、或属里,或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交互的错综并见,以及适应于哪种治法和用什么方药去治疗的问题。例如一个脉浮、头痛、项强、恶寒的患者,因为头痛、项强、恶寒的症状均是属表,而脉浮亦主表,并且为太过的脉象的话,它又主热,故可毫不犹疑地将其断为在表的阳性证(表阳证);假如其人脉不浮而沉,并且为不及的脉象的话,虽以上的为证表现未变,但脉沉主里,主阳气沉衰,它与表证,就有了极其矛盾的存在,医者当依据中医的病理知识,另求其合理的统一:即就为证这点来看,它与一般表证是处于病理相同的发展环节,是同样都须由汗而解的证,只因阳气不振于里,故致脉沉而不起,为阴阳表里交错互现的为证。前后为证虽同属表,法宜汗解,但前者宜于解热发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