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I?UE,I? Rr0?RR1R2 R1?R2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R串?R1?R2,R并? KCL、KVL定律?I(i)?0,?U(u)?0 分
流
、
分
压
公式
I1?R2R1R1R2I,I2?I;U1?U,U2?U R1?R2R1?R2R1?R2R1?R2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P?Uab?Iab
U2 电阻上的电功率P?U?I?I?R?
R2 电能W?P?t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概念: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初相位;理解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理解阻抗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相量图的画法。
基本定律和定理: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以及欧姆定理的相量形式。
分析依据和方法:熟练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即大小关系和相位关系;理解阻抗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相量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负载)性质的判断;掌握用相量法、相量图,以及大小关系和相位关系计算简单正弦电路的方法;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基本公式:复数Z?a?jb?Z(con??jsin?)?Zej??Z/?,
bZ?a2?b2,??arctan,a?Zcos?,b?Zsin?
a相量 (复数)的计算A?A1?A2?(a1?a2)?j(b1?b2)
A?A1A2?A1/?1?A2/?2?A1?A2/?1??2?A/???????
A??A1A2???A1/?1A2/?2U Z??A1/?1??2?A/? A2欧姆定理的相量式I??阻抗的串、并联等效电阻Z串?Z1?Z2,Z并? KCL、KVL定律相量式?I?0,?U?0 分流、分压公式相量式I1??Z1Z2 Z1?Z2?????????Z2Z1Z2ZI,I2?I;U1?U,U2?U Z1?Z2Z1?Z2Z1?Z2Z1?Z2有功电功率P?U?I?cos?,无功电功率Q?U?I?sin?,视在功率
S?I?U
功率三角形S2?P2?Q2,或P?S?cos?,Q?S?sin?
难点: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多参数混联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三章:三相电路
基本概念:理解对称三相电压概念,理解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压和线电流的概念,理解三相负载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理解三相负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对称性概念,掌握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理解三相四线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中线的作用,理解三相电路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分析依据和方法:熟练掌握三相对称负载Y联接和△联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和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大小及相位关系,以及线、相电压
电流的计算;掌握三相不对称负载Y联接且有中线时,线电流和中线电流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 基本公式:对称三项电压正相序线、相电压关系
UAB?3UA/30?,UBC?3UB/30?,UCA?3UC/30?
??????三相不对称负载Y联接有中线或三相对称负载无中线
时,线、相
电压关系
UAB?3UA/30?,UBC?3UB/30?,UCA?3UC/30?;
??????Ul?3Up
IA????UAUBUC??,IB?,IC?,IN?IA?IB?IC(有中线时) ZAZBZC?????三相对称负载△联接时,线、相电流关系
IA?3IAB/?30?,IB?3IBC/?30?,IC?3ICA/?30?;
??????Il?3Ip
三相负对称载时三相功率
P?3UlIlcon?,Q?3UlIl,S?3UlIl
三相不对称负载时三相功率
P?PA?PB?PC,P?PAB?PBC?PCA
第四章:三相异步电动机
基本概念: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理解转差率的概念;理解机械特性及铭牌数据的含义,正确理解额定转距、最大转距和起动转距,以及过载系数和启动能力;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反转的方法。
分析依据和方法:掌握转速、转差率和同步转速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掌握转矩的计算公式;会利用机械特性曲线作简单的定性分析;掌握额定转距、最大转距和起动转距以及额定电流和起动电流的计算;能判断电动机能否起动;掌握降压起动起动转矩和起动电流的计算。
基本公式:转速、转差率和同步转速三者之间关系s?n0?n n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
n0?60f1 p转矩与转速的关系TN?9.55 转矩与转差率的关系T?K 过载系数??P2N nsR2U122R2?(sX20)2,T?U12
TmaxTP,起动能力?st,效率??2 TNTNP1Y Y-△降压起动Tst 自耦降压起动Tst第五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Tst?,IstY?Ist? 33UU'?(1)2Tst,Ist?1Ist U1U1''基本概念:了解半导体基本知识和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单向导电性特点,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及意义,掌握二极管电路符号;理解硅稳压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掌握稳压管的电路符号;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工作在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特点,理解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