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泵检修工艺
一、深井泵检修工艺
1. 型号说明:举例
300 RJC 185——12 * 3 级数:即叶轮的个数 单级扬程(m) 设计流量m3/h 泵系列号(长轴深井泵)
井径(口径) 2. 主要检修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验收等级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二级验收 验收标准 无磨损或更换 无磨损或更换 油质合格 管道、阀门无渗漏,介质流向标识正确清晰 无气蚀、无破损 结构完好,连接处法兰面无渗漏 无裂纹,轴线无明显弯曲 更换新石墨盘根 结构完好,无锈蚀 结构完好,无明显变形 结构完好,无破损 清洁干净 转动轻松,无卡涩 无淤积 电机轴承检查 电机止逆盘检查 电机轴承润滑油更换 管道阀门检查 叶轮检查 扬水管检查及防腐处理 泵轴检查 泵轴填料密封更换 泵体外壳、导流壳检查及防腐处理 10 泵轴橡胶轴承 11 泵轴支架检查 12 水泵吸水滤网清扫 13 盘车检查 14 渗漏集水井清淤
3. 水泵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3.1. 拆卸前必需准备好工器具:承重梁两根、夹板两付、深井泵冲筒、钢丝绳、管子钳两
把、钳工工具一套、枕木若干、游标卡尺、夹板螺栓、电动扳手一套。
3.2. 材料及备品准备:黄油、砂布、钢丝刷、锉刀、防锈漆、煤油、滑石粉、橡胶轴承、
轴承、青壳纸垫、白厚漆、橡胶轴承、轴承润滑脂。
3.3. 检修前应检查专用工具与吊具的完好性,存在缺陷的禁止使用,吊具的选用应满足起
重量要求。 4.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4.1. 拆除水泵润滑水管及出水管连接螺栓。
4.2. 拆开电动机上部端盖,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调整螺帽的位置尺寸,并作好记录,松掉
调整螺帽,取下电机止逆盘。
4.3. 松掉电动机与泵座连接螺栓,吊出电动机,拆除水泵地脚螺??
4.4. 整体将泵体吊上适当高度,在井口放好承重梁,上好专用工具夹板,将泵落下,使夹
板落在承重梁上。
4.5. 拆除扬水管与泵座的连接螺栓,吊出泵体,放在忱木上。
4.6. 用管子钳松掉联轴器,拆下最上的一根传动短轴。检查轴承支架应无裂纹或损坏,橡
胶轴承磨损严重的应进行更换,拆卸时橡胶轴承禁止接触油类,防止变质、变形。
4.7. 提起一定高度,上好另一组夹板。使水泵的重量落到专用工具夹板上,拆除扬水管与
扬水管的连接螺栓,吊出扬水管,用管子钳松掉传动轴连接套,并取下其上一节传动轴。
4.8. 按上面顺序依次将扬水管和传动轴拆下,直到吊出泵体的工作部件和滤网。 4.9. 扬水管及传动轴分解时应进行编号,对有特定装配关系的配件,分解时应做记号,并
做详细记录。拆下的扬水管与传动轴应分别存放,泵轴不得相互叠压和承压重物,泵轴螺纹应做好防碰撞保护措施,拆下的扬水管应水平排放整齐,拆下的电动机应采取措施保管,防止受潮或异物掉入。 5. 水泵工作部件的拆卸
5.1. 拆卸水泵进口处过滤网和吸水。
5.2. 测量叶轮的串动量,拆卸下壳部分,将专用冲筒套将固定叶轮的锥形套松掉,从轴上
抽出叶轮。
5.3. 取出锥形套、取下泵壳,并测量铜轴承有无严重磨损并决定是否更换。
5.4. 用上述方法拆除所有的叶轮和其它泵壳,在拆卸的过程中,不要将锥形套打坏,同时
按拆卸的顺序放置,叶轮和叶壳应作好顺序记号,特别注意要保护好水泵轴,不使它产生弯曲、变形和碰击划伤。
5.5. 将工作部件清扫干净。
6. 水泵各部件的检查和测量
6.1. 检查叶轮口环、壳体的密封环,所有轴承衬套和传动轴镀铬处的磨损情况。
(1) 叶轮口环处的配合间隙和水泵轴与轴套的配合间隙,单边一般为0.35~0.49mm,不能
超过0.5mm,若超过0.5mm,壳体的密封环和轴套必须更换。若叶轮口环偏磨严重,则将偏磨部位车圆后,压入铜套。
(2) 传动轴与轴承衬套的配合间隙,单边超过0.5mm时,轴承衬套应报废,重新更换。传
动轴镀铬层有脱落或磨损时,将传动轴调头,使镀铬层完好的一端与轴承结合。
6.2. 传动轴必须检查其弯曲情况,要求两端用“V”形铁架起时,用千分表检查中部跳动,
不得超过0.4mm否则应仔细校直。
6.3. 检查扬水管止口和结合面腐蚀情况,若不能保证密封时,必须更换。 6.4. 所有零件检修完后,用煤油或汽油清扫干净,涂防锈油漆或油脂。
7. 水泵工作部件的装复
7.1. 在装配之前将水泵轴校直,叶轮和壳体的配合面涂防锈漆与油脂,非配合面刷防锈漆,
橡胶轴承衬套涂滑石粉(切勿与油接触)。先将第一级叶轮用锥形套固定在水泵轴上,第一级叶轮打紧后,将它连同水泵轴放入下壳中,使叶轮口环端面与下壳密封环端面接触,再将中壳装上并用螺栓与下壳把紧,依此方法,将全部叶轮、叶轮壳装完。工作部分在装配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工作地点一定要清洁,待装零件的配合面及止口不允许有泥沙或异物混入,否则影响
装配精度。
(2) 在装配时,不允许水泵轴串动,为此应将水泵轴的下端与下壳固定。
(3) 每级叶轮在用锥形套打紧以前,必须保证口环端面与壳件密封环端面靠紧,并且已装
好的壳体应当对称把紧。
(4) 壳体之间的结合面应加一层0.12mm的青壳纸垫,以保证密封性能。 (5) 锥形套一般用冲筒连续冲撞三次,即可保证打紧。
(6) 装配完毕后,应拧动水泵轴是否转动均匀,检查水泵轴上由壳伸出的长度是否与检修
前一至。
8. 水泵总体安装就位及调整
8.1. 将滤网与吸入管用螺栓把紧,然后用专用夹板卡在吸入管上端,用准备好的起吊设备
将吸水管吊起,放入井内,夹板落在井口上的两根枕木上,再用另一付专用夹板卡在工作部件上壳的法兰处(将夹板的挡铁朝下,在上壳法兰下部垫两根长铁块),然后把短轴与水泵轴上端的联接器拧紧,将工作部分吊起,垂直置于井口上方,再缓慢下
落与吸入管法兰接触,用螺栓把紧,再稍稍吊起,将下部的夹板卸下,将工作部分放入井内,直至夹板落在井口上的枕木上。
8.2. 扬水管的安装:装好传动轴拧紧联轴器,传动轴螺纹联轴器连接时,两轴端面应结合
紧密,两轴旋入联轴器的深度应基本相等。然后用用专用夹板将扬水管吊起,让传动轴穿过扬水管,然后将扬水管法兰与工作部分的上壳法兰用螺栓把紧,扬水管连接法兰螺栓的拧紧力矩应对称均匀。凡有螺纹、止口和接合面的部位,在安装时必须均匀地涂一层黄油,橡胶轴承应涂滑石粉,不能与油类接触。
8.3. 稍稍吊起已装部分,拆下底部的夹板,将扬水管放入井中,在安装下一根扬水管之前,
先将轴承支架装入已放入井中的扬水管端部,然后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将所有应下井的扬水管安装在井内。吊装时,被吊装的部件切勿与地面及其它硬物碰撞,保证已清洗干净的零部件不碰撞、不被划伤,不沾有泥沙或其它脏物。
8.4. 管路安装过程中,应将扬水管管口用胶皮或毛毡盖好,防止工具、杂物等掉入扬水管
中。
8.5. 每根扬水管安装完后未装支架前,应检查泵轴是否与扬水管同心,若偏斜较大时,应
查找原因,或更换扬水管、传动轴来保证。
8.6. 每安装完3-5根扬水管后,应及时检查泵轴伸出的长度是否有变化,若泵轴伸出长度
变化很显著时,应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8.7. 将电动机传动轴与最后一根传动轴用联轴器联接好,同时将泵座与最上面的扬水管
(短管)用螺栓把紧以后,垂直吊起,使电动机传动轴通过泵座的填料函孔伸出,将两扬水管用螺栓把紧。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应放在基础上,当泵座底面与基础上平面不平行时,应用垫片调整。
8.8. 最后将立式空心轴电动机安放在泵座上,电动机传动轴通过空心轴伸出到电动机的上
部,在电动机传动轴上放入钩头键,并拧上调整螺栓,把润滑水管和水泵出水管连接好,到此水泵安装完毕。
8.9. 电动机与泵座应结合紧密,其间不得加垫,当电动机轴与电机空心轴不同轴时,应在
泵座与基础间加垫调整,使两轴保持对中。防松圈、销紧环以及其它螺纹联接部位一定要拧紧。
8.10. 装配完毕后,所剩下的零件均是所带的备件和工具,应妥善保管,切勿丢失。
二、深井水泵试验 1. 启动前检查
1.1. 水泵串动量的调整。调整的方法如下:旋转传动装置轴上的调整螺母,使传动轴提升,
一般在工作状态时,叶轮口环端面离壳体密封环端面2--3mm为宜,由于传动轴在自由状态时是受压缩的,且有一定的弯曲,在用调整螺母的同时,应转动水泵传动轴,当水泵传动轴由转动较沉变为转动较轻时,则可以认为叶轮端面与壳体刚刚脱离开,此时作为调整串动量的零点,从这一点开始往上调的量即是水泵的串动量。由于水泵在工作时,要受到水推力的影响,传动轴将再一次受到拉伸,所以提上来的量要比要求叶轮脱开的间隙大一些,一般从零点开始向上调整4--6mm,然后拧紧锁锭螺母。
1.2. 水泵底座水平调整合格,基础螺栓已紧固,盘根填料压盖螺栓松紧合适。 1.3. 防倒转装置灵活有效,手动盘车检查应转动灵活,无蹩劲。 1.4. 电动机轴承润滑油合格,充足。 1.5. 水泵出口阀门开启。
1.6. 深井泵试验前须检查润滑水系统工作正常,并加水预润滑橡胶轴承,水泵启动上水后
停止供应润滑水。 2. 启动抽水试验
2.1. 电动机与泵转向为从电动机向下看为逆时针,与铭牌箭头方向相吻合,水泵无异常振
动和声响。
2.2. 电动机与泵传动装置的润滑应正常,电动机轴承部位温度不应大于70。 2.3. 盘根填料处温升正常,漏水均匀。
2.4. 扬水管各法兰面把和紧密,无渗漏现象,出水口压力表指示正常。 2.5. 泵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2.6. 在投入运转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必须停泵检查:
(1) 电流表波动较大或电流超过额定值时。 (2) 水泵有明显的振动时和明显声音异常。
(3) 电动机或其它传动装置上的轴承部位温度超过75℃时。 (4) 水泵、电动机或其它传动装置有异常现象时。
2.7. 试运转以后,应停机检查,若无异常现象,既可投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