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一 课案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岁余,高帝崩,即罢兵。(《史记·南越列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答案:①寻,不久 ②旋,片刻 ③姑,暂且 ④遽,一下子 ⑤既,已经 ⑥立,立刻 ⑦卒,最终 ⑧暴,突然 ⑨猝,突然 ⑩竟,终于;终,最终

4.语气副词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词。

①肯定、确认:必、诚、信、固、果等。可译为“一定”“确实”“实在”“果真”“的确”等。

②否定,禁止:表示否定的语气副词有“弗、不、未、非、靡、亡、否”等。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形态,作状语。可译为“不”“没有”等。

表示禁止语气的副词有“勿、无、毋、莫”等。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作状语,可译为“不要”“别”等。

③推测、估量:殆、盖、庶、或、其、得无、无乃、庶几等。可译为“大概”“也许”“几乎”“可能”等。

④表示反诘:岂、宁、庸、其。可译为“哪里”“难道”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语气副词并体会: ①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说难》) 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即,急忙

且,将要

- 6 -

⑥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①必,一定 ②诚,确实 ③果,果真 ④靡,没有 ⑤非,不是 ⑥勿,不 ⑦毋,不要 ⑧其,大概 ⑨庶,也许 ⑩岂,难道 没有

5.频率副词

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屡次、总是”等意思的有“屡”“数shuò”“辄”“累”等词。

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重复的副词有“复”“更”“再”“又”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频率副词并体会: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②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答案:①再,两次 ②复,又 ③数,屡次 6.谦敬副词

宁,难道

庸,哪里

微,如果

- 7 -

表示对自己谦卑和对对方恭敬的副词。无实际意义。 [表敬]

请、敬、谨、幸、惠、垂、蒙 指出下列句中的表敬副词: ①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

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左传》) 答案:①请,请让我 ②幸,侥幸 ③蒙,承蒙 [表谦]

敢、窃、忝、猥、伏、辱

指出下列句中的表谦副词: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②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③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④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⑤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答案:①猥,鄙贱 ②伏惟,伏在地上 ③忝,有愧于 ④敢,胆敢 ⑤辱,使对方受屈辱

(三)介词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

- 8 -

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

常见介词:于、以、自、从、至、当、由、缘、乎、与、为、因、见、被、比 (四)连词

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常见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等。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⑤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⑥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

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谏太宗十思疏》) .

答案:①因而,表因果 ②不译,表修饰 ③又,表并列 ④尚且,表让步 ⑤却,表转折 ⑥就,表承接 ⑦和,表并列 ⑧来,表目的

(五)助词

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它一般分为:

- 9 -

1.结构助词(“之”)

2.语气助词(者、也、为、兮、矣、焉、耳、而、云、乎、邪、耶、哉、欤 ) 3.音节助词(“其”“之”“而”)

指出下列句中的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今者项庄舞剑。(《鸿门宴》)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④句读之不知。(《师说》) ⑤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论语》) ⑥日月忽其不淹兮。(《离骚》)

答案:①语气助词,表停顿 ②结构助词,的 ③语气助词,呢 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语气助词,啊 ⑥音节助词,表停顿

(六)叹词

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单音叹词。“噫”:表惊异。“嘻”:既表惊异,又有意外之意。

复合叹词。“噫吁嚱”:表惊叹。“呜呼”:表叹息。“嗟夫”:表叹息。“呜呼哀哉”:表悲叹。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10 -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一 课案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岁余,高帝崩,即罢兵。(《史记·南越列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答案:①寻,不久②旋,片刻③姑,暂且④遽,一下子⑤既,已经⑥立,立刻⑦卒,最终⑧暴,突然⑨猝,突然⑩竟,终于;终,最终4.语气副词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词。①肯定、确认:必、诚、信、固、果等。可译为“一定”“确实”“实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mjge7eazi6j6mw9sjhs44p5c1cp2i00e0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