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习 题 一、填充题

1.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四种道德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________ 角度看问题。 3.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三个层次。 4.只受个人利益影响的道德发展层次是________。

5.除价值准则外,还有两个个性变量也影响着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 ________和

________。 6.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7.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组

织文化。

8.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________作为行为的指南。

9.只履行社会义务的企业只追求那些对其________有利的社会目标。 10.两种社会责任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11.古典观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________ 。

12.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________。

13.法律不能激发人们追求卓越,它不是________的准则,甚至不是________的准则。 14.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15.道德发展的惯例层次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二、选择题

l.________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2.假如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

使余下的80%的工人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道德观是________。

A.综合观 B.公平观 C.权利观 D.功利观

3.接受________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4.________要求管理者考查各行业和各公司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平观 D.综合观

5.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6.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

__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7.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的概念是________。 A.自我强度 B.控制中心 C.强化中心

8.如果一个人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也说明他正处

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9.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A.受伤害的人较少

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C.行为的后果出现得很晚

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

10.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履行了它的

________。 A.社会责任 B.社会义务 C.社会反应

11.影响管理道德的主要因素中,最不应该包括的是________。 A.当地所实行的经济制度 B.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

C.行为本身所涉及道德问题的严重程度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

12.为了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________。 A.新员工招聘 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 C.定期的道德教育 D.以上都是

13.以下________措施与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C.确立道德准则

D.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14.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________的人。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15.下列对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B.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C.尊重他人的权利

D.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16.下面________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济人”,所以只要给予足够的物质刺激,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1 7.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18.职责和权限、利益和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是三角形的

三个边,它们应该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19.下列关于伦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为组织获利的一种手段

20.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________。 A.义气 B.法律 C.和气 D.伦理道德 21.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________。

A.治理污染 B.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员工 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 D.开发新产品 三、简答题

简述两种社会责任观。

四、问答题

1.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管理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 3.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如何? 4.简述道德的三个发展层次。

5.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

参考答案

一、填充题

1.功利观,权利观,公平观,综合观 2.社会整体

3.前惯例,惯例,原则 4.前惯例层次

5.自我强度,控制中心

6.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7.控制能力,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 8.亚文化准则

9.经济目标

10.古典观,社会经济观 11.利润取向 12.利益

13.榜样行为,良好行为

14.遵守规则以避免物质惩罚,只有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15.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正常秩序

二、选择题

1.A 2.D 3.C 4.D 5.B 6.A 7.B 8.C 9.B 10.B 11.A 12.D 13.B 14.A 15.B 16.BE 17.A 18.B 19.C 20.D 21.D 三、筒答题

答案:一个阵营主张企业只应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使股东的利益得到满足,就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表现,至于其他人的利益,则不是企业所要管的和所能管的,这种观点称为“古典观”或“纯经济观”。 另一个阵营则主张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

债权人、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负责,这种观点称为“社会经济观”。 四、问答题

1.答案要点: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

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1)道德发展阶段: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两个阶段。随

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前惯例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道德发展的中间层次是惯例层次,在这一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

(2)个人特征: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着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自我强度用来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

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这就是说,自我强度高的人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可以推断,对于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

控制中心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他们生命中发

生什么事是由运气或机会决定的。从道德角度看,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相反,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则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行为。与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相比,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3)结构变量: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一些结构提供了有

力的指导,而另一些令管理者模糊不已。模糊程度最低并时刻提醒管理者什么是“道德的”的结构设计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职务说明书和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就是正式指导的例子。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

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为的指南。 (5)问题强度:行为造成的伤害越大,就有越多的人认为行为是邪恶的,行为发生

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越高,行为的后果越早出现,观测者感到行为的受害者与自己挨得越近,行为的后果越集中,问题的强度就越大。这六个因素决定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道德问题越重要,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2.答案要点: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确立道德准则;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具体内容略)

3.答案要点:(1)古典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古典观所指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

是相当狭窄的,企业只需并且只能对股东承担责任。在持古典观的人看来,如果一个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股东的利益,那它就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或为社会利益着想而把资源从企业中转移出去,则它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管理者这样做是在慷他人之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所以,在古典观那里,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利润取向,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逐利润,使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就自然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

(2)社会经济观所指称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很广,它包括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

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在多数情况下,企业从事社

会责任活动要付出代价,并且很难使成本及时得到补偿,这意味着有关企业要额外支付成本,直接给当期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就是说,对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常给股东的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至少从短期看或从静态上看)。但若我们换一

个角度看,事实上,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或许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期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生存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减少了政府的管制等,可以使企业的收益增加,并且所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在利他的同时也在利已。

因此,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

而在古典观那里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

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答案要点: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

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管理层次: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5.答案要点: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法律是指一整套前后一致的、公开的、被广为接受的、带有强制性的普遍的规则。伦理与法律相比,具有以下的特征:非强制性、非官方性、普适性和扬善性。

伦理与法律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伦理与法律在作用上是相互补充的。

2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习题一、填充题1.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四种道德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________角度看问题。3.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层次。4.只受个人利益影响的道德发展层次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mj0p8q7ny570pk9t1t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