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高考山西版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研读: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若含有铁元素,则可能是有运输功能的物质 B.若含有磷元素,则可能是有催化功能的物质 C.若含有氮元素,则可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若含有碘元素,则可能是有调节功能的物质

3.答案 C 血红蛋白含铁元素,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正确;有些酶的本质是RNA,含有C、H、O、N、P元素,B正确;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元素组成都为C、H、O,不含氮元素,C错误;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甲状腺激素是具有调节功能的物质,D正确。

4.(2019四川宜宾期末)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甲、乙、丙必为同一类物质

4.答案 D 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B正确;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所以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故甲、乙、丙为不同类物质,D错误。

5.(2019辽宁辽阳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越冬植物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升高 B.人体细胞中的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都会产生水 C.胰岛素在肝脏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只产生水,不消耗水 D.绿色植物暗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最终来自叶绿体中的水的光解

5.答案 C 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植物抗逆性越强,A正确;人体细胞中的内质网中脂质的合成、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都会产生水,B正确;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是胰岛素的作用之一,该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产生,C错误;绿色植物暗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是[H],其是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的,D正确。

6.(2019福建上杭一中高三期初测试)N、P等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往往不稳定,在逆境中可从老叶转移至幼叶,而Ca、Mn等元素能形成稳定不易转移的化合物。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对根部进行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3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6.答案 C 用Ca(NO3)2对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说明部分幼叶出现病态可能是缺乏Ca2+或

2+

NO-3,又由题干信息知,成熟叶正常,这说明缺乏的是不能再被利用的Ca;用Ca(NO3)2对根部施肥2+

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细胞吸水能力下降,吸收Ca2+量增加,吸收NO-3量不变,随细胞吸收Ca

量增加,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的能力又逐渐增强,故选C。

7.(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动物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途径相同,排出两者的途径也完全相同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水的总体运输方向始终与无机盐运输方向相同 C.水的跨膜方式与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方式可能相同 D.植物细胞在吸收无机盐时一定也在吸水

7.答案 C 动物细胞吸收水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二者吸收途径不同;排水的途径是排汗、排尿、排便、呼气,排出无机盐的途径是排汗、排尿、排便,二者排出途径不完全相同,A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水的总体运输方向有的与无机盐运输方向相同,有的与无机盐运输方向相反,B错误。水的跨膜方式有自由扩

散和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无机盐离子大多数情况下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例如,神经细胞膜内K+浓度高,膜外Na+浓度高,这一状态是靠主动运输来实现和维持的,但静息电位形成时K+的外流和动作电位形成时Na+的内流均为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因此水的跨膜方式与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方式可能相同,C正确。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和吸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细胞在吸收无机盐的同时可能在失水,D错误。

8.(2019江西上饶月考)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 ) 试剂 结果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葡萄糖溶液

B.油水混合物

斐林试剂 蓝色

苏丹Ⅲ染液 棕红色

C.可溶性淀粉溶液 D.鸡蛋清稀释液

8.答案 D 根据表格进行分析,用斐林试剂检测,没有出现砖红色,而是表现为蓝色(硫酸铜的颜色),说明样品的成分中没有还原糖(如葡萄糖),A错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没有出现橘黄色,说明该样品不是油水混合物,B错误;表格中没有检测可溶性淀粉的试剂,不能说明该样品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淀粉,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了紫色,说明样品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因此该样品可能是鸡蛋清稀释液,D正确。 二、非选择题

9.(2019山东平邑中学月考)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的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 。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 ,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 。 (4)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向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 mL ,对照组试管中加入 ,然后加入等量的 ,如果出现 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9.答案 (1)淀粉 (2)斐林试剂 砖红色的深浅 (3)相同 (4)磷酸化酶溶液 2 mL(等量)已知蛋白质液(豆浆、蛋清)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解析 (1)小麦成熟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含糖量(可溶性还原糖)高低不同,其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不同。(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都是逐渐减少。(4)本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均匀,静置一会儿后,若看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紫色,则该实验说明磷酸化酶溶液中存在着蛋白质,而磷酸化酶溶液中除水外的主要成分是酶,故磷酸化酶溶液中的酶是蛋白质。

B组 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0.(2020陕西延安吴起中学期中)如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

B.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

C.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但是每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相同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图中的H、O

10.答案 B 图中数据表示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A正确;C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B错误;生物界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但是每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是水和蛋白质,它们共有的元素是H、O,D正确。

11.(2019福建龙岩模拟)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糖类、脂肪、磷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mRNA、t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11.答案 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但是这些生物细胞内除了DNA外,还有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所以一共是8种核苷酸,只有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除C、H、O三种元素外,磷脂还含有N和P元素,B错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三种RNA的参与,分别是:mRNA、tRNA和rRNA,C正确;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正确。

12.(2019河南郑州调研)如图为检测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A.黄豆浆、双缩脲、1 mL、4滴

B.花生种子研磨液、双缩脲、4滴、1 mL C.黄豆浆、双缩脲、4滴、1 mL

D.花生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1 mL、4滴

12.答案 A 检测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鲜肝提取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先加A液1 mL,再加B液4滴,A正确。

二、非选择题

2021高考山西版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研读: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Word版含解析

A.若含有铁元素,则可能是有运输功能的物质B.若含有磷元素,则可能是有催化功能的物质C.若含有氮元素,则可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若含有碘元素,则可能是有调节功能的物质3.答案C血红蛋白含铁元素,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正确;有些酶的本质是RNA,含有C、H、O、N、P元素,B正确;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元素组成都为C、H、O,不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mdvz12z0x1is530855j3blzb1bw3200hn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