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本
《综合素质》
目录
第一章 职业理念15%(4+1)
第一节 教育观
第二节 学生观(每年都出题) 第三节 教师观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15%(4+1)
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
第四章 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 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48%(4+1+1)
三种题型:
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 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 3作文
.
精选文本
模块一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概述
(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
?两全两发展 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答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 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
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 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 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 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
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
第二章 学生观
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
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
.
精选文本
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③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均衡;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 应对:适时而教,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口诀:顺阶不平衡,互补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 教师观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很重要)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情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