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精品资料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用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4.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7.1验证小组人员: 小组人员职务 组 长 组 员 组 员 姓 名 签字 所在部门 质量部 质量控制实验室 质量控制实验室 职 务 质量总监 QC主任 微生物QC 7.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7.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7.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7.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7.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7.3.1验证领导组职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0
精品资料
7.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7.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7.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7.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7.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7.3.2验证项目小组职责
7.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7.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7.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7.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7.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7.3.3质量部职责
7.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7.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7.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7.3.3.4负责检验仪器及检验方法的验证。
7.3.3.5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7.3.3.6负责对验证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7.3.3.7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7.3.3.8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8.合格标准:
8.1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8.2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9.验证实施条件
9.1验证方案培训:在验证实施前,应对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验证方案以及与验证相关的文件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了验证的相关要求与知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
精品资料
9.2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检验所使用的检测室应经过HVAC系统确认,并符合要求。
9.3检验用水:验证过程使用的纯化水其制备系统应经过确认并符合要求,纯化水质量应经过检验并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要求。
9.4检验仪器设备:验证涉及的检验仪器(设备)与检验方法,应经过技术监督局校验合格或者公司确认/验证合格。
9.5验证菌种:验证所使用的菌种,其种类与传代次数应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菌种情况见附件2:菌种确认。 10.验证过程
10.1菌液制备
10.1.1取经30-35℃培养18-24h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递增稀释至10-6-10-8
,约为≤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10.1.2取经20-25℃培养2-3天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液体培养物1ml, 加
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递增稀释至10-5-10-8,约为≤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10.2实验操作
10.2.1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取11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上述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接种量≤100cfu),另1平皿不接种菌作为空白对照,倾注对照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30~35℃倒置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
10.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新鲜配制10ml/支的对照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7支,121℃灭菌15min,备用。取6支,分别接种上述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2支,每支接种1ml菌液(接种量≤100cfu),另1支不接种菌作为空白对照;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置30~35℃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分别观察结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10.2.3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取5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上述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接种量≤100cfu),另1平皿不接种菌作为空白对照,倾注对照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20~25℃倒置培养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
10.3.检查结果:见附件5: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结果
11.异常情况与偏差处理:当出现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处理。
12.验证结果评定、结论与建议
验证小组组长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对验证效果进行综合评审,起草验证报告、做出验证结论。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2.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12.2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2.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2.4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3.附件
13.1 附件1:验证实施条件确认 13.2 附件2:培养基确认 13.3 附件3:菌种确认 13.4 附件4:菌液浓度确定
13.5 附件5: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结果 13.6 附件6:验证结果审批表
附件1: 设施设备验证确认
设施设备名称 实验室HVAC系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验证报告编号 验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