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 要】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共计心律失常患者74例。根据随机法予以分组,A组38例采取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B组36例采取胺碘酮单纯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B组为80.56%,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组的收缩压(SBP)、心率(HR)与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B组,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B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B组,对比以上指标有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26%,B组为11.11%,对比后无差异(P>0.05)。结论:为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可以有效降压,改善心率与心功能,且能够消除体内炎症因子,降低疾病风险性。此外,联合治疗无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安全效益较好。

【关键词】卡维地洛;胺碘酮;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指标 心律失常主要发病于冠心病等多种心脏病患者,是指心脏活动过程中出现活动起点异常或是传输阻碍等表现,进而诱发心脏节律或是搏动频率明显异常。近年来,随着冠心病患病人数增多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治疗原则是控制病情,多采取药物治疗[1]。胺碘酮是该病常用药,对心房与房室结的不应期具有延长作用,可以防止折返激动,进而优化心功能。而卡维地洛可显著改善治疗预后,增强治疗效用。二者联合用药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案,疗效得到临床实践证实,用药可行性较高。为了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以上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入院的心律失常患者74例,并得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落实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统计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法分组后,A组38例,男患比女患值为21比17;年龄从38岁间断至71岁,均值(42.05±1.26)岁;病程为5个月至4年,均值(1.25±0.16)年。B组36例,男患比女患值为20比16;年龄从34岁间断至70岁,均值(42.18±1.51)岁;病程为7个月至3年,均值(1.05±0.14)年。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

0.05)。 1.2 方法

B组采取胺碘酮单纯治疗,将300ml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83090,浙江三门恒康制药)加入至4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中,予以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长于10min。静脉泵入胺碘酮,速度为1mg/min,持续泵注6h。A组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胺碘酮的静脉滴注疗法同B组,而后将5mg卡维地洛(国药准字H20083905,杭州福斯特药业)加入至2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中,予以静脉泵入治疗,泵注时间长于5min。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SBP、HR、DBP、LVEF与hs-CRP等临床治疗指标变化;记录发热、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疗效:症状彻底性消失,NYHA分级显示心功能改善超2级;初见疗效:症状有好转,心功能改善1-2级;未见疗效:症状无变化,心功能未改善或降级

[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统计为97.37%,B组统计为80.5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n/%]

分组 例数 A组 B组 x2 P

38 36 - -

显著疗效

21 15 - -

初见疗效 16 14 - -

未见疗效

1 7 - -

总有效 97.37(37/38) 80.56(29/36)

5.420 0.02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变化

治疗后,A组的血压值低于B组,HR值与hs-CRP同样低于B组,LVEF值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变化[x±s]

分组 例数 A组

38

SBP(mmHg) HR(次/min) DBP(mmHg) 132.51±10.52

B组

36

145.85±10.65

t P

- -

5.419 0.000

4.062 0.000

6.490 0.000

4.244 0.000

21.821 0.000

96.75±9.75

90.12±8.47

51.26±9.47

14.21±1.28

87.49±9.85

77.45±8.32

LVEF(%) 60.75±9.75

hs-CRP(mg/L) 8.19±1.09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A组的不良反应率统计为5.26%,B组统计为11.11%,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n/%]

分组 A组 B组 x2 P 3讨论

窦房结能够维持心脏的规律性跳动,利用传导系统在特定时间够根据特定顺序使传导信号抵达心室以及心房,确保心脏正常运动[3]。若窦房结出现异常激动或者于窦房结内激动等表现,则会放缓激动传导速度,造成传导不畅等问题,使通路传导难以正常抵达心室等组织,诱发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为心肌细胞内部的钾通道或钙通道异常开放,使心肌电信号严重紊乱,根本病因是基因通道发生突变。其症状主要是胸痛或是心悸等,甚至会造成心衰或心肌梗死等病情,死亡率较高。为防止因心律失常导致其他不良事件,临床建议积极了解心律失常的变化规律疾病诱因和治疗方法[4]。胺碘酮是其常规治疗药物,属于Ⅲ类广谱性抗击

例数 38 36 - -

发热 0 1 - -

眩晕 1 1 - -

乏力 1 2 - -

发生率 5.26(2/38) 11.11(4/36)

0.849 0.357

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可以对心肌传导纤维离子内流产生抑制作用,适度放缓传导速度,使窦房结本身的自律性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其对冠状动脉有扩张效应,可以提高血流量,防止心肌过度耗氧,从而恢复患者的心功能[5]。但其单纯治疗对于心律失常的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多需要联合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是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是抑制心肌细胞的实际受损率,放缓心率,减少受损心肌代谢物,阻断心肌细胞的高负荷运转过程,防止线粒体严重受损,从而修复心肌细胞,对起搏冲动传导系统起到保护作用[6]。其对于β1与β2受体的阻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降低心肌细胞的有效扩张功能[7]。

A组的总有效率(97.37%)高于B组(80.56%);治疗后,A组的SBP、HR、DBP水平均低于B组,LVEF水平高于B组,hs-CRP水平低于B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可以降压,调节心率和改善左心功能。hs-CRP分泌于肝脏组织,分布于血液内部,属于炎症因子[7]。心律失常对患者机体有刺激作用,会分泌较多的hs-CRP因子,这会造成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卡维地洛能够阻断血小板的聚集过程,避免形成血栓,进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使hs-CRP水平明显降低。A组的不良反应率(5.26%)略低于B组(11.11%)(P>0.05)。原因是两种药物间有协同机制,可以更为有效的控制心率与恢复心功能。与此同时,联合用药的剂量设定较为科学,虽会轻微增加不良反应,但在可控范围内,安全性仍然较高。

总之,为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卡维地洛治疗能够保证疗效,加快病情转归,且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疗效与安全性均十分理想,可以作为该病患者的首选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隋薇.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3):195-196.

[2]刘强.卡维地洛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8,71.

[3]张丙坤.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糖尿病天地,2020,17(11):90.

[4]李诗贤.胺碘酮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J].系统医

学,2020,5(15):32-34.

[5]王曼丽.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近期疗效观察[J].糖尿病天地,2020,17(5):84.

[6]张耀辉,魏家琳,郑伟维, 等.胺碘酮结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2):273-274.

[7]师兵兵.胺碘酮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8):1212-1213.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图文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共计心律失常患者74例。根据随机法予以分组,A组38例采取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B组36例采取胺碘酮单纯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B组为8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mb862r7rl47ty70kclt55mbv23ri5005a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