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沉默现象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一、学生课堂沉默: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 学生课堂沉默,从 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课堂沉默。 积极的课堂沉 默可以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和达到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发展。 消极的课堂 沉默则恰恰相反,不但不会活跃课堂气氛, 反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 不仅无法保证应有的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 动,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或教学失败的标志。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来看,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 育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沉默”为关键词进 行检索统计,从 2000 年起,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的论文大 量增加,即使是
xx 年截止到 8 月底,在上网的 28篇文献中,关于消 极的学生课堂沉默的有 27 篇,积极的仅有 1 篇。这不得不引起教育 学人的高度关注。
此外,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在沉默学生数量 的不断增加, 更表现在沉默学生的类型上, 它基本涵盖了整个教育体 系: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 上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学生对 课堂沉默现象的态度也已见怪不怪, 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不得 不让人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生活意义感到担忧。
二、学术界的两种代表性解释及其局限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中沉默?分析这一问题不 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发展打下 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日益成为教育学的热点问题,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分析和解释, 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研究却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学术领域。
1. 心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在心理学领域,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即学生自身、教师方面以及课堂环境, 下面我们一一作分析 [1] 。 在学生自身方面,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两个 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沉默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太强而自信心太弱, 这就不免造成学生因害怕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等课堂互动中出错误 而索性不回答或不发言的局面。 在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风格被认为 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与否的重要原因。 根据心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 所做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验中对教学风格的简单分类, 把教 师的教学风格分为高的指导程度和低的指导程度两类。 在高指导程度 的教学风格下,学生苦于没有机会,或者害怕惩罚,对老师的惧怕而 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甚至有疑难也不敢反馈给教师, 所以这种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成为多数学生课堂沉默的直接原因。
在课堂环境方面, 莫瑞发现沉默与令人紧张的环境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关系。
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气氛是紧张的, 在这种气氛的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学生群体内的交流都会变得小心 谨慎,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甚至对教师的教学作 出反馈时都谨小慎微、 唯唯诺诺,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必然会走向 “大 多数的沉默”。
以上是心理学领域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个大的方面 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所作的研究。应该说,从实践层面上来讲,这 三方面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学生课堂沉默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避 免造成学生课堂沉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对于是何因素影响上 述三个方面能够造成学生课堂沉默, 却很少会有涉及, 这三个可以说 都是显在的, 与课堂沉默直接相关, 可是造成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是 否会有更加隐蔽的因素, 这是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没有挖掘出来的。 因 此,对于我们真实地对学生课堂沉默进行归因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2. 社会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如果说心理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归因有局限的话,那么社 会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原因的分析又是如何呢?在这方面, 福柯的 知识——权力理论可以说影响最大。 福柯认为, 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 教学中沉默,其实是一种“被规训”的结果,他主要从教室物理环境、 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