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2.如果对该患者进一步做检查结果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可判断患者血型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首先应该对患者和供血者用试管法重做正、反向AB0定型试验。
因为造成AB0定型试验结果错误或正、反向定型不符的原因很多,但首先应考虑技术上的原因,除此之外,ABO血型本身的问题也可引起。虽然从遗传的角复看,人一生中血型是不会改变的,但某些疾病可干扰抗原、抗体的表现而影响测定结果.壹加以重视。
2.根据进一步检查结果,可判断患者血型为A2亚型:
在我国人口中,尽管A2、A2B型在A与AB型中所占比例少于1%,但定型时很容易将弱A亚型误定为O型,如果给其输入O型血,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把弱A亚型误定为O型,并输给O型人,则受血者的抗A抗体就可能与输入的弱A亚型的红细胞起反应,引起血管内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在输血的实际工作中,应避免将弱的A亚型误定为O型,如:AX型红细胞与B型血清(抗A抗体)不发生凝集,但与O型血清可发生程度不一的凝集,这可能是因为O型血中抗A效价比B型血抗A效价高,故现已主张做ABO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内含抗A、抗B及抗AB),以防将AX型误定为O型。
感谢下载载
精品
患者,男,40岁,工人。乏力,食欲不振3个月,腹胀,黄疸1周,皮下出血和淤斑3天人院。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8.9℃,呼吸26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7/10.6 kPa。神志清醒,精神萎靡,急性病容,消瘦。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胸部和双下肢皮下散在出血点和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心、肺正常。腹膨隆,肝区深压痛阳性,肝右肋下3 cm,质中、边缘光滑。脾左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2~3次/分。
人院后检查:腹部B超提示:肝右肋下3cm伴中度腹水,脾正常。胸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3.2×109/L,PLT:172×109/L;
尿常规: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大便常规:粪胆原阳性;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BUN 16.5mmol/L、Cr 154 μmol/L、血糖8.7 mmol/L,HbsAg(+)、HbsAb(一)、HbeAg(+)、HbeAb(一)、HbcAb(+),AST 670 U/L,ALT 395 U/L,TBIL 160 μmaol/L,DBIL 91.3 μmol/L,IBIL 68. 7 μmol/L.TP 55 g/L,ALB 21g/L,GLB 34g/L。
感谢下载载
精品
1.本例皮下散在出血点和淤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为进一步证实出血原因及治疗出血,还需要做哪些凝血功能检查?
参考答案:
1.从上述病例分析可知,患者处于乙型肝炎急性期,肝细胞大量被破坏,肝功能明显降低。一方面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另一方面清除抗凝物质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而引起出血。因此,本例皮下散在出血点和淤斑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而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性出血。
2.需要进一步作凝血功能指标检查: APTT、TT、PT、FDP、DD、Fg等。本患者PLT正常,如APTT、TT、PT等明显异常,则可进一步证实出血原因为肝脏疾病而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性出血。在治疗方面可采取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补充Vit K以及加强出、凝血活性检测,并根据结果纠正出、凝血功能。
患儿,男,9岁,尿液分析结果可见ERY(++++),PRO(++++),连续一周每日尿量300ml,伴有眼睑水肿、乏力、腰痛。血压187/105 mmHg。入院前无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失血、重症肝病、创伤等肾前性疾病及尿路梗阻等肾后疾病。既往无肾病史。
1.该病人尿量是否正常?原因如何?
感谢下载载
精品
2.该病人最有可能患什么疾病?要确诊血尿来源应做哪些检测项目?
参考答案:
1.每日尿量300ml<400ml/24h符合少尿概念,因此不正常。由于病人无肾前和肾后性疾病,因此应考虑肾性少尿。
肾性少尿原因常见于: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滤过膜受损,肾内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腔变窄、阻塞、滤过率降低而引起少尿,此种尿的特性是高渗量性尿;②各种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也出现少尿,但其特征是低渗量性少尿;③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也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少尿。
2.该病人有肾性少尿和高蛋白尿,同时伴有眼睑浮肿、乏力、腰疼等肾性疾病症状,又由于既往无肾病史,因此最有可能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要想确诊还应进行B超、CT、肾血流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和尿常规镜检、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血清特殊蛋白、血清补体和抗基底膜抗体等检查。
患者,男,22岁,因黄疸入院。人院时主述发病前经常吃火锅并有生吃牡蛎习惯。尿检结果:暗褐色、微浊、pH 7.0、NIT(一)、KET(一)、PRO(一)、ERY(一)、LEU(一)、BIL(3+)、UR0(一)。粪便为白陶土色,并有恶臭。血清BIL 148 μmol/L(参考值<21μmol/L),ALP 215
感谢下载载
精品
U/L(参考值21~92 U/L),AST 276 U/L(参考值6~40 U/L)。体检:黄疸,右季肋部有触痛,肝肿大。乙肝两对半:阴性。
1.该患者黄疸可能为什么类型,为什么?
2.该患者黄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要想确诊还应加做哪些检查项目?
参考答案:
1.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48μmol/L (参考值<21μmol/L),但粪便为白陶土色,并有恶臭,说明便中缺乏粪胆原,这往往是由于胆道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入肠腔被细菌分解还原引起。同时尿胆红素(+++)、URO(一),该特征也符合阻塞性黄疸的特点。因此病人患阻塞性黄疸的可能性大。
2.阻塞性黄疸往往由结石、肿瘤、寄生虫,以及急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病人AST 276 U/L(参考值6~40U/L)增加可以排除溶血性疾病。乙肝两对半都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乙肝。考虑病人入院时主述发病前经常吃火锅并有生吃牡蛎习惯,ALP 215U/L(参考值21~92 U/L),AST 276 U/L(参考值6~40U/L),体检:黄疸,右季肋部有触痛,肝肿大,所以患急性甲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因此建议加做HAV-IgM检查,同时做CEA、AFP、肝纤谱及B超检查以排除肝癌、肝硬化、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胆道寄生虫等。
感谢下载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