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溯源—李守力
李守力:先天八卦溯源
一、尚秉和以《焦氏易林》考证先天八卦西汉就存在: 《焦氏易诂》卷一“东汉以前之言先天象”:
学者谓宋以前无言先天象者,非也。《左传?闵二年》:“成季之将生,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於父,敬如君所。?”杜注不知先天象,只释: “同於父,敬如君。”於“复”字“所”字,皆不知其所谓,而不释之,犹不失先圣阙疑之旨。孔疏则不知而强解之,曰:“国人敬之,其敬如君之处所。”夫乾处 西北,离处正南,人敬离,如何与乾之处所相同乎,此不通也。所者,位也。复者,复其位也。言乾为君为父,离变乾,既同於君父。乾南,离亦南。更复其君父之 位,故人敬离位,亦同於君父之位也。乾南之象,至明白矣。又成公十六年,晋与楚战,公筮之,遇《复》。史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元者,首也。 《左传?哀十一年》“归国于之元”是也。乾为首、为王,离为目,乾若不在南,阳气射南。只中离目可矣,胡为射中王首哉,杜注只知离目象,不知乾南象。故云 离受其咎。岂知射中王首,乾亦受咎也。卦象失传,左氏尚不能释,焉有於《易》。左氏以外,释易之书莫古於《乾凿度》,盖《说卦》之亚。《乾凿度》云:“易 者,不易也,变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此其不易也。变易也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此其 变易者也。”夫所谓天上地下,君南臣北,即先天卦位之乾南、坤北也,故曰不易。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即后天卦位之震春木、离夏火、兑秋金、坎冬水也。故曰 变易。又云:“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其散布用事也。震生於东方,离长於南方,兑收於西方,坎藏於北方”云云。可见八卦 未散布用事之时,其方位不在此,至为明白矣。《说卦》之演先天
也,亦不明言其方位,以当时人人皆知也。若後天,则恐人生疑,故明释其义。乃《说卦》《乾凿 度》以为人尽知者,至后汉竟失传矣。管辂不知先天象生,以後天为不合矣。此与十二消息卦,《坤》上六用之,《临》繇词用之,《坤?文言》用之,左氏用之, 《乾凿度》用之,汉人解易者皆用之。而皆未明言,则以消息卦人人皆知也。乃至后世,竟有以荀爽解“大明终始”云:“离坎者,乾坤之家,阴阳之府。”为发诸 儒所未发者矣。《困学纪闻》如此言则亦将失传也,先天方位亦犹是也。幸《左传》犹存,《乾凿度》未全佚。《焦氏易林》言之尤详且尽,得以证明邵子先天象及 经世八象之有本耳。不然,随声附和者流,不知伊於胡底也。 二、刘大钧:《关于“图”“书”及今本与帛本卦序之探讨》
下面再说说“先天图”。
“先天图”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图”。此图如同“河图”、“洛书”一样,宋人之前,汉唐亦无明确言“先天”方位者,至宋始出“先天图”,并补朱熹收入《周易本 义》,后人有宗之者,有反对者。特别是清儒,更为此而一直辩驳争论,不承认其为宋人所出。如清儒举《左传(闵公二年》鲁桓公占筮的一段记载为证:“又筮 之,
遇《大有》之《乾》,曰?同复於父,敬如君所?。……”依据《说卦》:乾为君为父。此卦中“离”变“乾”与君、父同象。如按“先天”方位,乾为南,若 按“后天”方位,则离亦为南,据此文文中“同复于父”,清儒考定春秋时已有“先天”方位。同时,清儒又据《系辞》之“阴阳之义配日月”一句,荀爽注曰: “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於坎,配月而居”,注《文言(坤》“天玄而地黄”曰:“天者,阳始於东北……地者,阴始于西南。”显然“阳始於东北”、“阴始 於西南”是指“震”、“巽”而言,此亦“先天”方位。荀氏此说,必有所本。案《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於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 阳之始,皆调适相似”。可证西汉初年,甚至更早,已有此说。
然而笔者认为:先儒对“先天图”的这些考证,总有点隔靴搔痒,并未能切中要点若依笔者陋见,“先天八卦”之排列方位,两汉甚至先秦时期,早已有之。作为铁 证的是:该方位在汉人的“月体纳甲”说中,已很清楚的展现摆列在世人面前:虞翻注《系辞》“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说:“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 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 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据此,朱震又在其《周易卦图说》中称:“纳甲何也,举甲以该十日也。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巽纳庚辛,坎离纳戊己,艮兑纳丙丁,皆自下生,圣人仰观日月之运,配之以坎离之象,而八卦十日之义著矣~”
现在,让我们依据虞翻注文所列“三日”、“八日”、“十五日”、“十七日”及“二十三日”、“三十日”之顺序,然后再依朱震“对人仰观日月之运,配之以坎 离之象”,并依虞翻注文及朱震《周易卦图说》中所云八卦纳天干之序,用“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的位置,再将坎离二卦象亦 “配之”入上卦之中,所配位置一定要坎离两卦相对,以体现虞注“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之象,并且一定要“象见于中”,若依此旨“配之”,则可列成“先天八卦 图”。
很显然,依照天体“纳甲”说,以月体在一月中的盈亏消长卦象之序排列而成的卦图,再配入坎戊离己两卦,使此两卦“相推”而“悬象著明”,并要“象见于中”,依此,则一幅宋人“先天图”已跃然纸上矣~宋人此图,若非由斯,岂有它乎哉~ 因此,据上所考,宋人“图”“书”之说,绝非宋人自造,唐时于“九宫”说已有“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之说,故“洛书”乃由前人“九 宫”说而出,此点已无半点疑义了~而“先天图”亦由天体“纳甲”说
而知其源久矣~“纳甲”说后人虽说京房所造,然而孟喜注《中孚》卦六四爻之“月既望”已 谓“十六日也”(见张惠言《易义别录》卷一),可证其源较古,估计先秦时早已有之。 三、《西清古鉴》汉代先天八卦铜洗:
汉代先天八卦铜洗,原载乾隆十四年开始编撰的《西清古鉴》一书。学者一般认为,先天八卦,首创于宋代邵雍。尚秉和以《焦氏易林》考证先天八卦西汉就
存在。
《西清古鉴》(卷三十三):“右高一寸八分,深一寸七分,口径九寸四分,重三十五两。”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清 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9.5cm×22.6cm。半页10 行,行18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磁青书衣,黄绫书签、包角。书前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一道、纂修《西清古鉴》诸臣职名,分别为梁 诗正、蒋溥等编修,陈孝泳、杨瑞莲摹篆,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绘图,励宗万等缮书。42册,4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