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获得成功,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而对于毫无自制力而言的少年儿童来讲,兴趣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至深!数学,被称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可同时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题海战术使数学失去了原本独有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枯燥、乏味,恐惧”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使数学恢复其原有的魅力,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则必须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
搭建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利用教学艺术有梯度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凸现数学本身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对于一个成长的学生来说,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可失败多了,就成了成功的“后母”,所以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这束阳光足可以使孩子获得在探索旅途中继续前行的力量!
1、 赞赏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朗朗曾在被家人认为没有发展潜力准备放弃学习钢琴时,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的期待使他倾情演奏,真诚的赞叹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重燃希望,以至于成就了一位天才的演奏家!在数学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就足以让孩子充满激情,充满探索的勇气 !我班的任建新同学,初入我班时数学成绩每次都是十几分,超过30分的次数几乎没有,每天下午布置的数学作业也都完不成。可在一次偶然的让学生交流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时,他和其他同学说的一样,思路也很正确。于是在课下又提出了一个不同的问题询问他,解题思路不仅清晰又表达特别清楚,让我特别激动。搂着他的肩膀说:“太棒了,孩子!在别人看来最难的问题解决,你竟然毫不费力就说出了解决的办法,并且表达得如此的清晰!真了不起!”就是这么平常甚至俗气但却充满真诚的话语,没想到竟然拯救了一个已经被父母放弃希望的孩子!从此以后,总能看到他认真倾听,努力思考的样子,和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从十几分,五年级的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到成绩考到30分以上,再到考试及格,各方面能力日趋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浓厚了!无独有偶。常克刚同学,初入我班时,数学成绩平平,也没什么奇特之处,只是很听话。可就在被选中为数学课代表后,每次只要有机会我都会采用委婉的话语对其优点进行表扬,同时赞赏中会不露痕迹地提出弥补其缺陷的做法。渐渐的,这个孩子总会把自己每一次的作业最先呈到我面前,同时对于数学方面的探索开始向课外延伸,思维开阔了许多,数学成
绩跃居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真的是兴趣唤醒了潜力无限!
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走过数载寒冬的成人,渴望成功渴望赞赏,是人的正常心理!也正是这份渴望,使赞赏成了燃烧孩子潜力的催化剂,更毋庸置疑地激起了孩子浓厚的兴趣!
2、 形式多样却又充满乐趣的作业
在一次次“减负”的呼唤下,来看看孩子的书包,再来看看孩子每天生活的轨迹,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更是令人深思。一个才不到五岁的小女孩初上幼儿园,在做作业时就发了一句这样的感慨:“要是每天不布置作业该多好啊!”这其实更是所有小学生的心声!如何让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又可以让孩子乐此不疲呢?形式多样却又充满乐趣的作业,使孩子在玩中学,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希望通过生活实际来教育学生,通过教育来使学生学会生活。法国教育家卢梭曾提出教学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我们的作业更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完成,不仅没有变成一种负担,而是在孩子的生活中加入了一丝乐趣和理性,同时让孩子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课后布置让孩子去收集一些商品的价格,了解人民币的面值,让孩子帮父母去购物,付钱和找钱计算都由孩子来完成,换钱游戏,而后引
导孩子回顾活动的全过程,到学校后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分享,孩子语言描述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孩子们特别乐意。又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为了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布置让学生回去玩扑克牌,在家长的配合下,根据扑克牌上的数字,两人抽扑克来计算,孩子玩上了瘾,竟然课间和同学们几个人玩,还又发明出了好几种有趣的玩法,孩子们的口算能力也在玩中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又如在低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后,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拼摆各种图形:山、桥梁、建筑物及各种玩具等等,对于拼摆图形较新颖且富有想象力的小组,要颁发“小发明奖”,并给全组同学每人佩戴一朵小红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长此以往,避免了那些难以理解的枯燥乏味的练习题,同时孩子生活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同时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3、 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效利用数学情境的创设。
低年级的《对称图形》,根据学生特点,由森林博物馆丢失了生物标本,追查案件,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引入对生物标本的研究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整个课堂都处于积极思考参与的状态,效果自然不错了!高年级《正反比例的认识》,就由实验观察抽象出它们的特点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最主要的孩子学的津津有味!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飞跃式的创新思维,它是指未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合理猜想的一种思维。现在科学许多领域的知识和探索活动,常常是人们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觉、灵感等多种思维形式推出猜想,最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这样就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让学生先来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你觉得应该怎样来求?因为好奇,学生心里充满了疑问,也有猜测。可最初让学生发表观点时,很少人愿意站起来说。直到一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同学们也进行了有根据的猜测,真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对于自己的猜测,孩子的好胜心都在驱使自己通过验证得出自己是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发现这些神秘面纱下的真理自然就非难事了。《3的倍数的特征》也正因为学生有了猜测,才驱使孩子急于得出结论的欲望,有了研究的方向才接近了真理,通过尝试验证,发现规律。这些例子都是给孩子说话的机会,通过猜测激发兴趣引发的巨大魔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显著特点,但没
有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而探索精神则从质疑争辩开始。自信往往从质疑和争辩中建立,能力往往在质疑和争辩中提升,真理往往在质疑和争辩中被发现!教学《方程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学生根据定义列举方程时,学生都会列出简单的方程其他同学也都会判断正误。可当一个学生说出“4—2a=5”时,学生面面相觑之后,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我就借题发挥,让学生展开争辩,说出你们的理由。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终于将结论争得水落石出,心服口服。那种激烈、投入的辩论,唇枪舌剑,孩子们神采飞扬的眼神,举手投足间都渗透着一种自信,这一幕真是一幅最美的图画!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以培养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筹码,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特点,以一颗诚挚的心去面对学生,用赞赏去开启学生的自信之门,用形式多样却又充满乐趣的作业去吸引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去孕育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定会换来孩子明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