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能对其进行浏览、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
4)进入合同信息维护界面,可以录入与合同有关的明细资料,并能对其进行浏览、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 5)进入合同执行控制界面,可以实时处理所有合同,能对其进行查询、预览等操作。
6)允许用户按组合条件方式查询已经签订的合同。 7)系统应该有很好的扩展性。 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 1)用户登录管理
管理所有有权限登录工程合同管理系统的用户。 2)合同签订管理
管理签订的合同信息,包括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合同信息。
3)签订合同查询管理
按条件查询已经签订的合同信息。 4)执行合同管理
可以查询已经执行的合同,同时也能够修改已经执行的合同信息。
5)查询执行合同信息管理
查询至今为止,已经签订并已经要求何时开始执行的合同的全部信息。
6)工程管理
针对用户所需要进行的工程进行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 系统需求分析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最重要是从用户的专业领域中整理出需要计算机处理的需求。 通过对某公司进行调研,发现其公司规模大,地域分散较广。下属单位可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内部独立的合同管理工作模式,这对整个公司合同管理的标准化造成了困难;而且基础数据存留在基层部门,将形成信息孤岛现象,造成信息不准确,利用率低等问题,合同数据传输的滞后也会对企业决策层的决
策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软件应用存在跨地域实施的特点,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必须要考虑应采用何种技术架构来解决软件系统与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及日后的升级、维护等问题。 因此可以总结该公司跨地域合同管理的需求如下:
1) 实现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和数据化,在公司内部建立标准的合同管理流程和内容规范;
2)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全公司数据集中管理,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3) 在合同生命周期内,实现数据信息跟踪管理,包括基本信息和履行信息的管理;
4) 实现合同的归档管理,以及合同数据查询、统计等处理功能; 5) 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概念设计 数据流图
工程合同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篇四:合同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龙源期刊 .cn
合同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作者:杨颖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XX年第16期
摘 要:数据分析作为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而合同管理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应做好合同的统计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合同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关键词:数据分析;合同;意义与作用;思考 1 合同数据库的建立
随着我院信息化三期工程项目的深入,我院的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等功能及软件子系统现已初步开发完成,经安装调试运行后,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新的合同已经可以直接录入信息并参与到系统管理之中,但原来签订的合同信息由于
没有电子化数据库,只有纸质的信息而无法加载到管理系统里。而对于合同管理来说,合同数据信息库是基础。国内外就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只能提供各类数据库管理操作系统(软件),对于各使用者来说,必需要靠自己应用该系统来规划设计、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为了使我院近10年来的合同信息进入到合同管理系统中参于管理,我们一是先对历年来的合同文本进行归类整理,提炼信息;二是按照合同管理子系统要求设计规划数据库;三是组织人力录入数字信息,建立起合同数据信息库。即将我院近10年的纸质合同信息化,建立数据库,供院里进行统计、分析与管理应用。
“合同管理数据库”采用络化管理,查询、统计等各项功能设置全面,字段设置根据需要可及时增减,界面简单易操作。该数据库的全面启用,将本院合同管理纳入统一信息化管理模式,实行整体管理、分级维护、互动监督的管理机制,利用规范的数据录入,帮助用户清晰记录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结算、合同收(付)款等信息。并形成对应的合同台帐、合同履约情况统计等各自综合统计信息,使合同各种信息的查询快捷、准确、清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操作平台,全面提升了合同管理工作质量。
本系统基于开放的平台,B/S架构,后台使用SQLSever数据库系统,进行合同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查询管理等。
前台全面基于浏览器运行,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登录并进行业务处理,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利用它可以把繁多的合同数据管理得井井有条;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有固定条件查询和自定义条件查询等,提供多种多样的,人性化查询服务。同时对于每个用户都是一套独立的权限,从根本上保证了客户资料和合同信息等数据的安全。 篇五:合同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目录
前 言 ...................................... 1 第1章 概述 ................................. 2
第
节
课
题
背
景 ......................................................... 2
第
节
课
题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 2
第
节
可
行
性
分
行 ..................................................... 3
第2章 系统分析 ............................. 6
第
节
系
统
需
求
分
析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