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
(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熟悉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就比较容易答好第一个小题。对于第(2)和(3)小题,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答案】 (1)碎瓷片 防止暴沸 (2)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
[冲A挑战练]
12.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
的是( )
①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
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
红磷
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 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是①②键断裂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③④
B [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
6
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正确。]
13.1 mol 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 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5H10O4 C.C3H6O4
B.C4H8O4 D.C2H2O4
D [由题中信息可知X结构中应有2个羧基,饱和二元羧酸的通式应为CnH(2n-2)O4(n≥2),各选项只有D符合题意。]
14.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导学号:43722190】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B中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 (3)实验室怎样鉴别B和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F,乙中所盛的试剂为________,该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解析】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物质是乙烯,根据框图,B为乙醇,C为乙醛,E为聚乙烯,F为某酸乙酯。因为F中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所以D为乙酸。
(3)鉴别乙醇和乙酸时可利用乙酸具有弱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性质。 (4)乙中所盛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有三个:①能够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②同时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为防止倒吸,乙中导气管的出口应在液面以上。
【答案】 (1) 羟基
Cu
(2)①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
(3)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余下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
(4)饱和碳酸钠溶液 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酯化反应(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