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9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九章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运输

一、区域经济

区域泛指一定地域空间,即一定范围的土地或空间的扩展。区域是以人为主体的一定政治、经济、文化辐射所及的社会和地域空间。它表现为一个国家、若干省的集合、一个省区或一个地区。区域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区域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特色和以区内外密切的经济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它是社会生产发展而形成的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

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区域经济的核心部分。区域经济的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内经济中心的发展水平。经济中心,可以是单个的城市,也可以是一个城市群落。

一般地说,区域经济主要是根据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特征来划分的。

区域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

区域经济在地域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区域中的每个部门和生产环节都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要在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原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使区内各部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保持紧密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联系,使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地域上合理地结合起来,使区域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人而减少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

(2)开放性

区域经济不是闭关自守的包罗万象的封闭性体系,而是一个开放性均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是全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经济区域都有其为满足全国性或其它地区所需要产品生产并参与国际、区际间的商品交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承担特定的任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但受地区内部各种自然、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根据国家和区域、区际以及区域内部的城市之间各种经济联系所需的运输需求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要使区域的专业化生产,适应全国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纳入国家的分工协作一盘棋中,为此,要搞好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使区域经济能以其自身优势的产业带动其它部门的发展。

(3)地域性

地域条件的有机结合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每个区域其经济发展与地域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结构是建立在区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基础之上的。由于地域条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也不一样,生产力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各种资源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效益在地区间的差异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指在某区域由承担其客、货运输任务的各种交通运输设备、资源、人员及其相应的组织管理的整体。区域运输系统能力是指一个区域内,按一定区域经济的各

种运输方式所形成的综合运输能力。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规模由区域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确定

制定与建设适合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战略目标。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各种运输方式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

(二)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实现专业化协作的手段,也是区域内部、区域间商品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区域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和运输线路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中心的吸引范围,并且影响着区域的界限,所以说区域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与区域生产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即区域交通运输越发达,区域生产布局就可以越趋合理,区域经济就越发达。

区域交通运输突出了区域经济的特色,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将推动区域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使得区际间经济互补。区域交通运输承担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交换、补偿和商品运输。区域交通运输通过经济互补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达的同时,带动了远离大城市的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保证了区域生产力的主导产业能带动和影响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增长,有着密切的连锁反应。

区域交通运输对国家区域经济的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德国借助发达的莱茵河水系优势和公路、铁路分流的陆路运输的优势,在莱茵-鲁尔工业区基础上形成城市与水运发展相通的丁斯拉肯与莱茵河、利泊河之间的三角洲新兴工业区。

第二节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内容

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既是区域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同时,它又是国家交通运输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保持着区际间交通运输系统衔接与协调。因此,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深入性、连通性等特点。

(1)开放性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同区域社会经济的其它子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沟通本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联系并为区域经济及其它子系统服务,

②同区域外的其它相关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亦有密切联系,沟通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含国际)的社会经济联系;

③同区域外其它相关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相衔接,并相互协调,共同沟通本区域同其它区域的联系。

(2)复杂性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①这种复杂性首先是由它的开放住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同它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其它子系统之间,以及同区域外的其它社会经济系统及国家交通运输系统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②从它完成生产任务的方式来看,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所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每种运输方式各自又由不同的运输设备、劳动生产组织与管理手段所构成.

③从它的结构来看,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又是一个多层次的降价系统。它是由不同的交通运输通道和线路所构成,而每一运输通道又是由多种运输方式所构在。

(3)深入性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深入到区域内的各个角度、各个经济点。在水网发达地区及铁路专用线密集的地区,可以通过水运和铁路专用线实现其深入性。在通常情况下是以公路运输方式实现其深入性。

(4)连通性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连通性主要表现在: ①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本身是一个连通的系统,即经由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通道,根据运输需求由该系统内的任何一个起讫点通达到其它起讫点。并且,如果存在两个起讫点它们不能经由一种运输方式实现通过,那么它们必将通过几种运输方式的接力而实现通达

②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内和各个经济点的连通;

③本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同其它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以及国家交通运输系统亦是连通的,同其它区域的各种经济点乃至国外的主要经济点也是连通的。

二、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

任何一个交通运输系统存在与构成,主要是由于存在一种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满足或实现这种运输需求。

(一)区域交通运输需求

区域交通系统的运输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4种基本交通流: (1)区内流

是区域内由于区内各地区之间社会自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专业化分工不同所形成的人流和货流,是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内循环。

(2)区际流

是本区域同国内其它区域之间所产生的交通流。一般说来,它是本区域对外运输联系的主要部分。

(3)国际流

是区域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物质形态。特别是对于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的对外开放区域,国际流的存在是其外向型经济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转流

因本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或较国内其它区域更特殊的经济政策,所形成的、由国内其它区域国际地区经本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转到国内其它区域的交通流称中转流。

(二)区域交通运输供给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对于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会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这种

需求就必然产生区域交通运输供给。这种供给是由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能源、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4要素构成。这种要素组合构成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区域交通运输通道、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1)区域交通运输枢纽

区域交通运输枢纽是指地处两条以上干线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交叉点上,是运输过程的结合点,是多种运输设备的综合体。其目标是实现运输过程的衔接,保证交通运输网的畅通,以满足区域经济和人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加速货物送达和旅客的输送。

(2)区域交通运输通道

区域交通运输通道是由不同的运输方式所构成的完成繁重运输任务的一条或数条的交通干线。因此,确定构成运输通道的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发展规模,是区域交通运输通道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3)区域交通运输网

区域交通运输网是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交通线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协作的网络。各级运输枢纽构成网络中的一个结合点。一个层次有序、干支分明、运输灵活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4)交通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交通运输的组织与管理是合理的把已有的交通运输设备利用起来,完成最大的客货运输任务。只有交通运输设备,没有交通运输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其设备也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三、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分析

系统具有可分性,按照一定的原则可以把系统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如果划分的原则不同,则子系统的构成也就不同。

(一)运输设备构成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若按硬件设备构成来划分,可由交通运输通道、港站、运载工具、动力、通讯信号等要素构成。

(1)交通运输通道

即运输线路,它是运载工具通行的路径。有些运输通道是自然形 成的,只需稍加工整治,如航空路线,天然河道等,有些则需人工修造,如铁路、公路、运河、管道等。铁路和管道运输的线路设备是专用的,而水运、公路、航空的线路设备则是公用的。良好的运输通道应具有备能力大,安全性能好,速度快,成本低,不受自然条件影响,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2)港站

即运载工具出发、到达与中转的地点,是客货集散、运输服务、中转衔接的场所。理想的港站应具备位置适中,设备齐全配套,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等条件。

(3)运载工具

即承载与保护被运送对象的移动设备。管道运输的运输线路是合一的,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则是分离的。理想的运载工具应具备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牢固耐用、宽敞舒适、客容量大等特点。

(4)运输动力

即推动运载工具移动的设备。有的运载工具与运输动力是完全分离的,如铁路车辆、拖车、驳船等。有的则是同体的。如汽车、飞机、轮船等。良好的运输动力设备应具备操作方

便、易于保养维修、能量转换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

(5)通讯信号设备

即转送、接收运输信息的设备。其功能在于迅速掌握运输服务状态,进行运输生产控制、调度与指挥,以确保运输过程的持续与安全,提高运输服务效率。

(二)运输方式构成

前述5项运输要素具有不同的实物状态,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由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理等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各种运输方式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适应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三)交通运输通道构成

铁、水、公、航、管五种运输方式是完成某一运输过程的基本方式。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运输过程往往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来完成,而由一种运输方式独立完成某一运输全过程的现象却很少见。因此,从运输供给的角度来看,仅就一种运输方式来进行运输供给分析,往往易割裂运输的全过程,特别是极易忽视其它运输方式在同一运输供给系统中的作用。为此,从运输供给角度来分析,按照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把它划分成区内运输能通道、区际运输通道、国际运输通道和区域对内外交通的接口系统等4个子系统,它们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1)区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

担负区内各社会经济点之间的运输联系,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内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

担负沟通本区域同国内其它区域的社会经济的运输联系。因为一般说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在国内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区域的国内交通运输通道一般均承担着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部分,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命线。

(3)国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

担负着沟通本区域同国际市场之间的运输联系,或者国内其它区域通过本区域同国际市场之间的运输联系。特别是对于对外开放区域来说,上述两种国际市场的运输联系就尤为密切。换言之,区域的外向型经济须由区域的外向型运输联系作为基础。

以上区际和国际交通运输通道共同构成了区域的对外运输通系统,它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外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4)区域的对内、对外交通和接口系统

是区域对内对外交通系统的结合部,是沟通本区域同外界社会经济联系的口岸或贸口,包括综合枢纽系统,港口系统(沟通本区域同外界的水上联系),航空港系统(空中联系)和铁路、公路、车站系统(陆上对外交通口岸)。

四、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方法

(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和任务是维持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关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货运输需求,以及协调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各子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9章

第九章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运输一、区域经济区域泛指一定地域空间,即一定范围的土地或空间的扩展。区域是以人为主体的一定政治、经济、文化辐射所及的社会和地域空间。它表现为一个国家、若干省的集合、一个省区或一个地区。区域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区域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lpz39smks1symv1jox557eja0pqs3006o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