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DNA复制
1.DNA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双向复制。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双向复制:在一个复制的起点处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
引入术语:复制叉:Y字形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同时合成新的DNA链。
Meselson-stahl 实验:以大肠杆菌(E.coli)作为实验对象,用15N标记亲代DNA,在14N(氯化铵)环境中进行两次复制,然后进行密度离心,分析得到的DNA带。
2.DNA聚合酶: 以DNA链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以存在的聚核苷酸的3’末端反映的酶。
DNA聚合酶催化条件:DNA模板和带有3’-OH的引物(RNA)。 反应特点:链的延伸由5’末端到3’末端,称为5’-3’方向生长。
其他功能:修复功能(5’-3’外切酶活性和3’ -5’外切酶活性:可将经聚合酶催化错配的核苷酸切去)
DNA聚合酶的种类和功能参见教材187页表10.1。 3.DNA 复制
大肠杆菌:起始。从单一的oriC起始点沿相反方向双向进行。先解旋,然后引发酶合成RNA
引物,由DNA聚合酶III催化开始新链的合成。
延伸。从一个复制起点开始复制,形成两个复制叉。
引入术语: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5’-3’方向可以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前导链;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也是沿着5’-3’方向但不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滞后链。
a.RNA引物的合成。以引发酶催化,DNA为模板合成一段与之互补的RNA片断。 b.前导链的合成。在RNA引物存在的条件下聚合酶III可以连续合成前导链。 c.滞后链的合成。
引入术语:冈崎片断: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在DNA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
生成的片断。
实验表明滞后链的合成是先合成许多冈崎片断,然后连成大的DNA片断。每个
冈崎片断的生成需要一个RNA引物。最后要用DNA 聚合酶 I的5’-3’外切酶活
性切去RNA引物,并用其5’-3’模板合成互补的DNA片段。
聚合酶活性在切去RNA后留下的位置按照DNA
终止。两个方向的复制叉最终进入终止区相遇不再继续复制。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有如下特点:
a.真核生物所含的DNA聚合酶种类更多些。 b.真核生物复制叉处需要的辅助蛋白不同。
c.真核生物也象E.coli那样,复制是双向的。但真核生物染色体存在许多复制起点。
4.其它复制方式
滚环复制:复制环状DNA的一种模式。DNA 聚合酶结合在一个缺口链的3’端,绕环合成与
模板链互补的DNA,每一轮都是新合成的DNA取代前一轮合成的DNA。
D-环复制:线粒体DNA的合成方式。 5.逆转录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是RNA分子,RNA分子可以逆转录为DNA分子。DNA再转录生产病毒
RNA,或者与宿主DNA分子整合,使病毒潜伏于宿主后代中。
引入术语:互补DNA(cDNA):通过逆转录酶由mRNA模板合成的双链DNA。
逆转录酶:一种催化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聚合酶。具有RNA指导的DNA合成、
水解RNA和DNA指导的DNA合成的酶活性。
7.DNA修复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碱基配对错误,以及碱基共价修饰、碱基缺失和插入都会产生突变,
造成DNA损伤。
直接修复:通过一种可连续扫描的DNA,识别出损伤部位的蛋白质,将损伤部位直接修复
的方法。该方法不用切断DNA或切除碱基。
切除修复: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和碱基切除修复。是通过切除-修复内切酶使DNA损伤消除
的修复方法。
错配修复: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