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科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 . 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B . 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C .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D . “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胶头滴管的使用B . 试管夹套入试管C .
熄灭酒精灯D . 液体药品的取用
3.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如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尼泊尔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
A .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D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4.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生长B . 分化C . 分裂D . 分类
5.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
A . 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 . 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 . 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 . 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6. 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7.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B . 水结成冰,是因
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 .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 .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
积变小
8. 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A .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B . 世界地图C . 中国地图D .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9. 下图甲①→④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某种生理过程,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以利于变形虫的继续发育B . 图甲示细胞的分裂,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少了一半C . 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①、②、③任一部分D . 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
10.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 .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11. 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2.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 . 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B .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适于飞翔生活C . 鲸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D . 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沙漠缺少水的环境
13. 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形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A . AB . BC . CD . D
14. 南极洲一片冰天雪地,却分布有巨大的煤田,原因是( )。
A . 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B . 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C . 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D . 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15. 下列哪种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只由一个细胞完成?( ) A . 水绵B . 草履虫C . 噬菌体D . 烟草花叶病毒
16. 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
料 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
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 为物理变化,为化学变化B . 均为物理变化C . 为化学变化,为物理变化D . 均为化学变化
17.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B . 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C . 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D . 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18. 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 . 4℃B . 一定是-40℃C . 0℃D . 应该略高于-40℃
19. 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
A . 液泡之右;顺时针B . 液泡之左;逆时针C . 液泡之右;逆时针D . 液泡之左;顺时针
20. 2016年2月,某地发生了6.6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下列对其震中“P(23.4°N,100.5°E)”的位置,表示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