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 3 )生成物的特性
--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课题 3 制取氧气 1. 氧气的制备 :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 2O2
2KMnO 2KClO
2. 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溶解性
MnO2
: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2HO + O2↑
4 △ K2MnO4 + MnO2 + O 2↑ MnO2 3 2KCl+3O↑ △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
3.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1/3 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 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
冻
③稀有气体( He、Ne、Ar、Kr 、Xe 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技术
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 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
、重要原料(硝酸、化肥) 、液氮冷
6.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7. 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
燃烧
--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同点:①
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17 年 3 月 8 日星期三)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
量大,运动速率加快。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
故。
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 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题 2 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 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 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与原子的比=一只蚂蚁与一个体育场的比
2.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 此,原子不显电性。可见,原子所带的正电荷(核电荷数)就等于核内的 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的数目。
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
1 个单位的正民荷,每个电子带
1 个单
--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动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已知原子的
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一层 (只有一层的, 电子不超过 2 个),最多的有七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
过 8 个,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核内质子数
+12 2 8 2
最外层上有 2
原子核
个电子
原子
电子
质子
原子核
正 (电带 )
(不带
中子 电)
负
第一电子层
电(带 )
(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
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活泼)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 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稳定。
8 个电子( 氦为 2 除外 ) 所以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