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因板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离开板端部区域,板的全截面受拉应力较均匀,在地基约束下,将出现水平法向应力,它是引起垂直裂缝的主要应力,其最大值出现在板截面中点。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板中部出现第一道垂直裂缝,开裂后应力垂直分布,又形成新的单独墙板,在其中部如收缩应力仍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又会出现第二批裂缝。因此,地基上长墙结构开裂一般都以中部最大,且有规律地发展。
4、大体积混凝土与温度变形
地下室底板裂缝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较厚,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
5、冷缝与水平施工缝
冷缝是因混凝土流淌过长而又未及时覆盖新的混凝土,致使下部混凝土已经凝结,上部新浇筑的混凝土御接不上而出现的贯通性缝隙产生漏水。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墙板时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流淌区段,以便即时覆盖新的混凝土工作面,振捣器插至下层混凝土50mm处,以便新老结合。
6、混凝土养护与拆摸时间
因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特别是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必须有水作养护才能收敛,因膨胀结晶体钙矾石
(C3A·3CaSO4·32H2O)生成需要水,只有在湿养护下才能发挥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否则,因养护不良,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自干缩裂缝。可适当延长拆摸时间,一般以5~7d为宜。当混凝土浇完的第二天就可松动螺栓,使其有一定空隙,淋水可流到墙体跟部,模板可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八、对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1、掺入微膨胀剂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中掺入UEA、HEA等做膨胀剂,利用其膨胀性能补偿混凝土凝结收缩。可防止或大大减轻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的收缩裂缝,从而达到抗裂防渗的结构目的。但现实情况由于地下室侧板养护的实际困难,加剧了裂缝的开展。
2、设置混凝土膨胀带
由于混凝土中微膨胀剂的膨胀变形不会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变形完全补偿,为了实现混凝土连续浇筑无缝施工而设置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带,根据一些工程实践,一般超过60m
应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带的做法:膨胀加强带宽2~3m,带的两侧布置5mm的密孔钢丝网。将带内混凝土和带外混凝土分开,钢丝网垂直布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网两端分别扎在钢筋上。膨胀带内增设10%水平温度加强筋,与膨胀带方向垂直布置,两端伸出膨胀带2m各与上下层钢筋固定,配筋直径减少,间距加密。通常5mm的密孔钢丝网不能有效阻挡的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3、设置泡沫混凝土内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