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主讲老师盛祺祺,今天请跟随我一起学习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相关知识。幼儿教师教学口
语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是教师指导和鼓励幼儿学习、引导幼儿探索和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教师传递知识技能,表达情绪情感的手段。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依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特点,合理调整使用教学口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被幼儿喜爱和接受,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规范性,启发性,激励性,趣味性,生活性是幼儿教学口语的基本特点。如在大班的美术课《我给妈妈画张像》上,教师在讲解完要领后,来回地观察孩子们的创作。“佳佳小朋友,你妈妈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你观察得很准确,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画出来的。”“晨晨,真棒啊,妈妈鸭蛋形的脸画得这么漂亮,要配上她那大大的眼睛会是什么样呢,我好期待哟!”“明明小朋友将妈妈的眼睛画成弯弯的,妈妈高兴时的样子,对吗?你真有创意。”“亮亮,不要着急,静下心来,老师知道你会画得很棒的。”……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下,幼儿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教师还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班级的展示墙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鼓励是幼儿进取的动力。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如能正确地运用,教育教学任务就会顺
利地完成。
依据在教学不同环节中的运用,教学口语可分为导入语,讲解语,结束语,提问语等。
以导入语为例,苏霍姆林斯基说:“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导入语与演讲的开场白相似,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导入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解教学气氛、衔接新旧知识,为一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语又叫导言,是教室上课开始时所讲的与教学目标相关,能活跃气氛,激发学习欲望或引出新课的一席话,即所谓的开场白。导入语设计的好,有助于设计最佳教学情境。 具体说,导入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沟通。导入语的“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沟通。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匆匆开讲,而是先用亲切的目光、关爱的语言架设信任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教师。二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或做与教学有关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引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应设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当然,如果教师在表情、语态上再做渲染,并辅之以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学生就会很愉快地
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3)激情。“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导入语的类型一般有激趣式、提问交流式、讲故事式、朗诵猜谜式、实验式、教具演示式、情景式、机变式、游戏式等,其中很多方法经常综合运用。 请看一下实例,以下小班音乐活动课《王老先生》
师:(出示戴眼镜的老公公木偶)你们看,谁来了?师:(模仿老人说话的语气)小朋友们,你们好! 幼:你好! 幼:你是谁啊?
师:大家都叫我王老先生,我呀,非常喜欢动物,所以养了好多好多的动物。幼:都养了什么呀 师:你们猜猜看? 幼:养的是鸡吗? 幼:是狗吧? 幼:是小白兔。
师:那么就请大家认真听听,王老先生到底养了哪些动物好吗? (播放歌曲《王老先生》)
教师利用戴眼镜的老爷爷木偶道具和模拟对话,引出了歌曲《王老先生》,这样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俗话说学海无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幼儿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一起携手继续学
习,探索,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