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者审视固定收益产品心得体会
举例剖析了个人认为适用大部分非专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比例,属于投资理念的范畴,这一回要分享投资落地时,如何甄别“优质固定收益产品”。
参加工作的前四年是在四大行和外资银行做对公信贷经理,主要工作就是挖掘需要贷款的客户,对他们进行尽调,搜集融资企业全方位的资料,撰写尽调报告,然后在银行的风险评审会上1 vs N,回答所有评审官提出的关于融资企业的关切,最终“过会”,拿到放款批复。
我认为,投资者买固定收益产品本质上就是把自己当做一名风险评审委员去评审融资企业,决定买不买产品的过程就是要不要给融资企业放款的过程。打破刚性兑付其实没那么稀奇,就是叫醒那个“上会”过程中总是打瞌睡的评审委员,让他为自己的“放款”行为负应该的责任。
有人会问:“评审委员不就本应该认真听取报告,积极提出疑问,尽可能的找到融资企业的风险点,然后对应风险点的具体措施等
等”?我就会无奈的回答说:“对啊,原本就应该这样才对嘛”。
投资者买固定收益产品比评审委员过会项目要难一点,专业度的差距是一方面,更难的一点在于投资者大多数时候能够看到的资料是产品推介材料,而评审委员过会项目看到的是评审报告,这两个材料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相去甚远,好的产品推介材料应该是融资评审报告的摘要版,现实是大多数产品推介材料都跟精装修样板房一样,找不到任何瑕疵。
评审方法是相通的,认为最重要的几点如下:
一、基本情况:融资人的主营业务、资质、证照、法律和财务情况;(如果基本情况有问题,一票否决)
二、融资用途:融资人拿这笔钱去干嘛,这决定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点类型和7%-9%的年化收益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