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水源区生态环境及对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水源区生态环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水源区是人们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近几年来,随着水源区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源区水质与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至此,分析了水源区水质的现状与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水源区农业的面源污染状况及人口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和治理对策。

关键词水源区生态环境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对策

20世纪下半叶起,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提供安全饮用水已是世界正面临着的四大水资源问题之一[1]。而在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源区人口不断增加,致使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水质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面源污染在不断的加剧。时至今日,城镇居民的生活乃至生产活动受到了水质安全的威胁。目前“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前的重要任务[2]。另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仅要吃得营养,穿得时尚,还要喝得健康。为此,提高饮用水质量,保证用水的安全,水源区的安全对用水的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此时,为解决水源区人口与生态环境并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也成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1.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污染问题,污染通常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具有固定排污口并集中排放、排污途径明确的污染物,如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雨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并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4]。

1.1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所带来的污染,大多数是工业废水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源向农村转移,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加之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水体更加污染严重,致使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

1.1.1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1)加强政府管理制度

当地政府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能够贯彻落实的规章制度”通过建设高效的执行队伍“来解决水污染问题”。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关停生产规模小,无能力进行废水处理,长期排放污水的企业。尤其是那些要花巨资使污水达标排放的企业,彻底改变“化工企业盈利主要靠长期偷排污水来降低成本”的行业潜规则,严厉打击官商勾结。另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水污染的危害性,坚持先预防后治理的原则[5]。

(2)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在水源区,政府应给予企业或者居民相应的实物或资金的补偿。使企业利用先进的设备或者工艺等对生产的污水进行进化排放。对于水源区的企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给予市场机制的引导,使起转行,生产绿色行业。

1.2 面源污染

当前,世界范围内严重的面源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农业生产、水资源、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流域水文特征影响尤甚,具体表现在:大量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流失,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功能退化;径流携带的泥沙淤积水体,降低水体生态功能,增加水处理负担;污染饮用水源,加剧水源危机,危害人体健康。在我国,面源污染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我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

呈发展趋势。全国调查表明,水资源匮乏的北方河流比水资源丰沛的南方河流污染严重,七大水系按水污染严重程度排序,劣V类水质比例最高者为海河的56.7%,其后是辽河的37.9%、淮河的32.6%、黄河的29.5%、松花江的24.4%、长江的9.6%和珠江的6.1%。受面源污染的影响,全国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全国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的营养盐水平已基本达到富营养化标准。26个主要湖泊中,具有中营养水平的占39%,而达到富营养和重营养水平的占

61%。通过研究发现,面源污染源的构成相当复杂,主要由农业活动、水土流失、分散污水、农村固废、暴雨径流和大气沉降构成。其中,农业活动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最大威胁之一[6]。特别是水源区农村养殖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用化肥农药等对水源区水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少地方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甚至饮用水源附近村镇的生活污染水、养殖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7]。所以,农业面源的污染成为了水源区的热点问题,重点在于该如何防治,使其水源区能健康良性的发展。

1.2.1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秸秆等都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子。(1)化肥污染

在过去十多年中,全国化肥的施用量从1990年的2590万顿增加到2002年的中国化肥年使用量4 124万顿,占全世界平均消费量的1/4,达400kg/hm2,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化肥使用安全上限。化肥营养元素的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部分。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约为发达国家的1/2,磷肥为l0%~ 20%,钾肥

35%~50%[8],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9]。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剩余部分的氮、磷、钾元素进入水体,导致江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成为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土壤,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板结[6]。以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为例,水源区人口大多为农业人口,经济收入较低。为

水源区生态环境及对策

水源区生态环境及对策研究摘要:水源区是人们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近几年来,随着水源区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源区水质与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至此,分析了水源区水质的现状与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水源区农业的面源污染状况及人口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和治理对策。关键词水源区生态环境点源污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k8i8cw2z6tzp834d3b207lq1bb5x01eh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