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学案专题1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 [课标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常见类型。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并会书写强酸、强碱和盐的电离方程式。,

1.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

的混合体系称为分散系。

2.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其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为分散质微粒直

径介于109~107 m之间。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和吸附性。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5.酸、碱、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而多数非金属氧化 物、NH3、蔗糖、酒精等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分散系和胶体

(1)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

1.分散系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2)分类:

[特别提醒]

分散系是混合物,纯净物不可能是分散系。

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

①含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②应用:鉴别胶体与溶液。

(2)吸附性: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

3.胶体的应用

(1)铁盐和铝盐用作净水剂。

(2)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3)医学上利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检验或治疗疾病。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4)广泛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选矿、石油原油的脱水、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制造。

1.如下图所示,把两只小烧杯置于暗处并进行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的目的是

什么?

提示:盛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没有

看到光亮的通路。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2.在两只烧杯中各放等量的浑水,再向其中一只中加入Fe(OH)3胶体,观察发生的现

象?为什么有此现象?

提示:加入Fe(OH)3胶体的烧杯中,溶液变得澄清,这是由于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

体颗粒凝聚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而不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 溶液<10m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均一、透明 稳定能能无丁达尔效应 -9但利用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

胶体10-9~10-7(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浊液>10-7 m巨大数目的分子聚合体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不能不能静置分层或沉淀 分散质微粒直径分散质微粒种类外观 稳定性 透过滤纸透过半透膜鉴别 m高分子或多分子聚合体均一、透明较稳定能不能有丁达尔效应 性质分散质微粒能否分散质微粒能否

1.如图是聚光电筒照射“淀粉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的照片。下列关于

该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精品化学资料

2

A.该分散系可能是胶体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B.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小于10-9 m

C.该分散系是电解质溶液D.该分散系具有较强的导电性

解析:选A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发现:烧杯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发生

的丁达尔效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解析:选D 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A项错误;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的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B、C项错误;从物质分

类角度看,D项正确。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H2O等化合物。

油脂等。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葡萄糖、淀粉、

2.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3.电离方程式

(1)H2SO4:H2SO4===2H++SO42-

(2)KOH:KOH===K++OH-(3)NaCl:NaCl===Na++Cl-4.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精品化学资料 3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1.分别用相同浓度的①蔗糖溶液、②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钠溶液、⑤酒精

溶液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1)如图闭合开关K,现象是灯泡亮的一组有________;灯泡不亮的一组有________。

提示:②③④①⑤

(2)灯泡亮的一组是电解质吗?提示:不是,因为都是混合物。

(3)只根据这一现象能否来判断该溶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提示:不能,水溶液能导电的,该溶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CO2的水溶液都导电,

但SO2、CO2是非电解质。

2.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此化合物中所显示的化合价,但

正、负号应写在电荷数字的后面;

(2)将表示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的右下角数字改成右边离子符号前的计量数而表示离子

的个数;

(3)右边的原子团不用括号。

含义 能否直 接电离 在溶液中 的存在形 式 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 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或熔融状 态下,能直接电离 水合离子或溶质分 子与水合离子共存 酸:H2SO4、HNO3、H3PO4、H2CO3、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 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和熔融状 态下,都不能电离 只有溶质分子 非金属氧化物: SO2、SO3、CO2、CO、 P2O5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 NH3 部分有机物: 所含物 质类型 CH3COOH 碱:NaOH、Ca(OH)2、 NH3·H2O 盐:NaCl、KNO3、 精品化学资料 4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NaHSO4、CaCO3 活泼金属氧化物: Na2O、CaO、MgO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应注意的问题

蔗糖、乙醇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金属铜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液态HCl等。

(3)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它们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电解质。

(4)BaSO4、BaCO3等物质很难溶于水,测不出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在水中溶解的微量部分能完全电离,且熔化时能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

(5)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而分散质离子不是由它本身电离出来的,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也属于电解质,如CaO、Na2O等。

(6)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与其电离程度无必然联系。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水合离子,但为了书写方便,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原子团、离子一般不能拆开。例如:KClO3===K++ClO-3。

(3)不同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形式不同。 NaHSO4===Na++H+ +SO42- NaHCO3===Na++HCO-3 4.对酸碱盐电离的理解

(1)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虽能电离出H+,但因阳离子不全是H+

,故不属于酸,而符合盐的定义,属酸式盐。

(2)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Cu2(OH)2CO3虽能电离出OH-,但因阴离子不全是OH-,故不属于碱,而符合盐的定义,属碱式盐。

1.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精品化学资料

A.NH4HCO3===NH+4+HCO-3B.Ba(NO3)2===Ba2++2NO-3C.Al2(SO4)3===2Al3++3SO42-D.Ca(OH)2===Ca2++(OH)-2

解析:选D D项应写为Ca(OH)2===Ca2+2OH。

5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学案专题1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

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课标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常见类型。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3.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并会书写强酸、强碱和盐的电离方程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iss9683s565jb3urou8mpoj7ocb000zo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