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考试重点)
1、心脏的结构 上腔静脉 肺 动 脉
动 脉 瓣 右 心 房G
房 室 瓣J 右 心 室F 下腔静脉
2、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3、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脏四腔相连血管: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肺动脉(流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主动脉(流动脉血),(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 心脏及血液循环:(P42-43)
(1)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2)心脏四个腔[D] 左心房 、[G] 右心房 、[F] 右心室、[E] 左心室 中,心壁最发达,收缩力最强的是[E] 左心室 。
(3)心脏中瓣膜[J]的作用是 防止血液倒流 。
(4)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血管是[A]主动脉 。 4、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A主动脉
肺静脉
D左心房 J房室瓣
E左心室
6
三、血液循环途径(考试重点)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此时血液中的 氧气 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 动脉血 变为 静脉血 。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此时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进入 肺泡 ,血液由 静脉血 变为 动脉血 。
小结:1)两种循环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2)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体循环 肺循环 起 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 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把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功 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联 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7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5、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值叫做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低于正常值叫做低血压
脉搏: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正常75次,变动范围60-90次,正常与心脏跳动次数一样。)
6、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第十章、人体的呼吸
1、 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脂肪的热价最高,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2、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 3、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呼吸道的起点是鼻,前端具有阻挡灰尘的 鼻毛 ,鼻粘膜具有 清洁空气、温暖空气、湿润空气 的功能。
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吃饭时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5、具有将灰尘、细菌向咽喉部位清扫结构的器官是气管 、支气管 ,我们平常说的痰就来自于这两个结构。
6、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7、外界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通气。 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所以,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8.气体扩散:气体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移的运动。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由气体扩散实现。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8
鼻
咽 喉 气管 肺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肺 A.气管和肺 气体 静脉血 动脉血 毛细血管 B.肺泡显微结构图 肺泡 C.肺泡结构示意
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加大。这样,由于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吸气时
肺
膈
呼气时
肺
膈
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
三.肺的换气
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通过肺的换气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9
五、 组织气体交换
组织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通过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组织细胞
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呼吸的全过程:
细全肺部血身 外 氧气 氧气 组呼血毛各管 界 肺 织吸液细个 气 二氧化碳 血二氧化碳 细器道 循官 体 管胞 环 毛 1、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2、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此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4、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
小结: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b.呼吸运动的原理:
吸气: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入肺→吸气 呼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呼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