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解析 LBS大数据是利用旅客手机定位信息获得的,属于GPS功能;进行计算分析属于GIS功能。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完成15~16题。

1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C.GIS—RS—GPS

B.RS—GPS—GIS D.RS—GIS—GPS

1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 15.D 16.D

解析 第15题,农民利用RS定期可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第16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17.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C.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分析”两字,可以判断为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分析和城市规划。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和监测事物的变化,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18.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B.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答案 (1)GPS和GIS RS (2)C

(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任举两例即可)

解析 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解析LBS大数据是利用旅客手机定位信息获得的,属于GPS功能;进行计算分析属于GIS功能。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完成15~16题。1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gty8v9kl9bpag891bi6tck19hq4z003j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