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J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 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J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J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J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J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20170716 5E 20170902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
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阐述学习的实质和基本规律,重点介绍学习的概念和各派学习理论及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这是整门课程的重点。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两个不同领域或类型的学习,即认知学习、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重点介绍教学设计、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