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后作业:4.11 陈情表1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xǐ) 猥以微贱(wěi) ..逋慢(bū) 日笃(dǔ) ..B.夙遭闵凶(mǐn) 矜愍(mǐn) ..终鲜(xiǎn) 陨首(yǔn) ..C.期功强近(jī) 茕茕孑立(qióng) ..床蓐(rù) 拔擢(zuó) ..D.门衰祚薄(zuò) 更相为命(gēng) ..
矜育(jīng) 险衅(xìn) ..
解析:选B.A项中“洗\应读作xiǎn;C项中“擢”应读作zhuó;D项中“矜”应读作j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同“悯”,忧愁,忧伤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后予以举荐 .
解析:选C.当:担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解析:选D.A项,“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使人知道”;B项,“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身心劳苦”;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解析:选D.A、B、C三句是骈句,D项是散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
2018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后作业:4.11 陈情表1
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庇而为生 庇:依靠 .B.间御酒食 御:进用 .C.屡废而叹 废:停止,搁置 .
D。其心厚于仁者耶 厚:厚道,忠厚 .
解析:选D.厚:注重,重视。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B。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C.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D。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解析:选C。这段话的意思是:“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据此,可以断句。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文言标志词断句,“曰\后常常断开,句尾词“也”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修的父亲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屡废而叹\,表现了他在执法中既怀仁德之心,又严格依法办事。
B。欧阳修的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对孩子寄予厚望,叮嘱夫人把自己留下的话将来告诉孩子.
C.欧阳修的母亲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贫困中抚养教育欧阳修,常把丈夫生前的事讲给他听,时常教育他为官处世的正确态度。
D。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及其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解析:选A.“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错,应是“在(家中)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译文
:
2018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后作业:4.11 陈情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但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2)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参考译文:
我很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虽然微薄,但常常不让有所剩余,说:‘不要因钱财使我受累。’因此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处房屋、一块田地用来依靠而生活(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从我出嫁到你们家来,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失去父亲,年纪又小,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母亲守孝刚一年.(每逢)岁末祭祀祖先,他就一定会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母亲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他去世也不曾改变。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但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况且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得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是会有遗憾的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啊。’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视仁义的啊!因此,我就知道你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你一定要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三、语言表达
9.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留心观察,趣味无穷。请根据语境填空,或写带有“打”字的熟语,或解释熟语含义。要求所填的内容,与原材料协调一致.
“打\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字,其基本意义是“击”,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意思来。如:从旁帮人说话,叫“打边鼓”;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凑合,叫(1)“________________\从中说和,调解纠纷,叫“打圆场\;(2)________________,叫“打草惊蛇\;打击失去威势的人,叫“打死老虎”;(3)________________,叫“打退堂鼓”;为避免出错事先忠告,叫“打预防针”;心无集体或大局,只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叫(4)“________________”;形容人或物非常稀少或优秀,很难找得到,叫“打着灯笼没处找”。
2018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后作业:4.11 陈情表1
学习、做事断断续续,缺乏恒心,叫(5)“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游击 (2)事先惊动了对手 (3)做事中途退缩或撒手不干 (4)打小算盘 (5)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0.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孩子\
示例:孩子是一朵鲜花,母爱是呵护他的暖房;孩子是一棵小草,母爱是滋润他的甘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示例看,前后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强调了“母爱”对孩子的重要性,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另选具有这种关系的描述对象,也要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幸福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它的蓝天;幸福是一棵绿树,亲情是滋养它的土地。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则短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眉山。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
假设你是新宇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劝说新宇要经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短信作为专用书信中的一种,应当具备书信的基本格式,如称呼、问候等;同时劝说短信要语气委婉、恳切.抓住应当经常回家看望或问候老人,既是孝道又是法定义务即可。
答案:(示例)小宇,老人节快到了,我想回眉山看看父母,一起吧?父母老了,特别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关爱,咱们离家都不远,过年过节还是应该回家看看老人,再说探望父母也是咱们法定的义务哦.
12。阅读下面的漫画,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漫画的内容看,这是在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该法中,将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精神慰藉条款写入法律,借此唤醒子女的亲情良知,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解答时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示例)“常回家看看”入法将在外忙碌的子女送回到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