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颜忠益
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引起了人们关注,但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形成了人才供与求严重脱节发展局面。针对此,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对策,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本文,将先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再阐述教育对策,旨在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自1998年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实施开来。现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成绩。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好的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实用性、服务性、职业性”教育特点探索可行性的教育发展道路,稳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职业性、实用性、服务性”办学特色,它弥补了以学科性为主的高等教育结构单一问题。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从教育理念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沿用本科教育模式,以本科教育为蓝图,甚至热衷于争取专升本、专升硕士,对自身教育功能定位不清,缺少职业性教育特色。其次,从教育形式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建筑、监理、食品、铸造等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但是,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都来源于学生收费和银行贷款,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学习环境,影响到了学生专业方面发展。再次,从教育模式上来看,现今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满堂灌”教育方法的使用比较频繁,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应加快教育改善步伐,探索一些可行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对策。 二、高等职业教育对策 (一)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尝试树立新型教育理念。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应结合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理念树立起终身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实践教育中的教育内容、专业设置、管理体制,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脚步及实时需求基础上,培养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起国际观、产业观,结合跨国企业日渐扩大的人才
需求,将国际化思想贯穿于实践教育中,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并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实用性人才培养。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具体实施期间,应有意识的分析现阶段企业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借鉴日本“产学合作”教育理念培养专业人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即以产业理念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业理念指导下,应主要面向地方支柱性产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确保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入更多可用人才[1]。再次,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起就业教育理念,准确定位自身功能,明确自身“职业性、实用性、服务性”教育特色,注重弄清社会需求哪些人才。比如,技术技能型人才,亦或是知识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等等,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让更多人认可高等职业教育。 (二)加强校企合作教育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期间,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学校资金投入不足这一问题,应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首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把企业作为人才培养实战场所,学校则是人才培养基地、产品科研开发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展开深层次合作行为,给高职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体验机会,让他们拥有更多实习经验。在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学校应树立起“适销对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而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对实习生制定一些培养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实习生的实习指导,让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经过打磨、塑造以后成为企业所需人才[2]。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习指导效果,企业负责人应注意妥善安排实习生工作强度、工作时间、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强化高职生进入企业工作的愿望。其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吸取国外的一些经验。以美国政府为例,美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了《学校到职场机会法案》,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并逐步完善了“学校到职场”教育体系,增设了专项经费用于校企合作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应尝试以法律形式推动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实习机会。 (三)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取得高质量教育效果,应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满堂灌”教育方法,努力创新人才教育。首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明确某些领域高、精、尖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其次,在人才培养期间,应结合学校本身特色组织一些实践类教育活动,明确实践性课程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再次,在人才培养方法上,采取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相符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校企合作模式来实现,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避免人才培养中资源和时间的浪费。“2+1”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三年教育期限分为两个教育板块。前两年,主要安排学生学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3]。后一年,主要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如此,可令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运作,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更好的是英
语日后工作岗位。这几种人才教育模式都是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的有效途径,应做到科学运用人才教育方法。
结论:综上可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效果仍然不太理想。此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并加强校企合作,给高职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让他们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在良好的人才教育模式下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增强自身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鹏.浅谈就业导向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J].广东蚕业,2017,51(10):37.
[2]邱建维.浅谈盲人按摩从业人员职业教育現状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8):148+137.
[3]司平.浅谈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