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1到2019历史全国卷真题解析(西方经济史史部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九部分:西方近现代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

(2018 年全国 2 卷).图 6 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解析:【答案】A

A:奴隶贸易是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故 A 正确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 B 错 C:日不落帝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且材料是欧洲,故 C 错

D:奴隶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发展奴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故 D 错。 苏联

(2013 年全国 2 卷)35.1931 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100 年,

我们应当在 10 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答案】B

A:完全符合的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错

B:结合时间,可知属于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故 B 正确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1917 年到 1921 年间,故 C 错 D:当时已经废除了新经济政策,故 D 错。

(2013 年全国 1 卷)33. 1852 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 80 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 1940 年增加

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 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答案】D

A:材料中彻底永远解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A 错 B:工业化在 1937 年已经实现,故 B 错

C:农业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是在 1953 年以后,故 C 错;

D:材料说法是对斯大林体制下农业问题的解决,故 D 正确。 (2013 年全国 1 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 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答案】B

A:苏联面临的国外经济环境不符合史实,故 A 错 B:都是由于计划经济出现问题,面临如何协调计划和市场的问题,故 B 正确

C:苏联新经济政策巩固的是个体小农经济,而我国巩固的是集体经济。故 C 错;

D:促进工业化是两者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D 错。 (2014 年全国 1 卷)34.1928 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答案】D

A:缺少技术基础的说法与材料苏联自主建设不符,故 A 错 B:计划经济指令是在 1928 年以后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故 B 错

C:依赖的说服错误,故 C 错;

D:新经济政策在 1921 年到 1929 年间,利用市场关系,允许个人或外资承包中小企业。

故 D 正确

(2015 年全国 2 卷)34.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答案】A

A:材料反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民减少口粮支持工业化建设,故 A 正确

B:材料未体现供求关系,故 B 错

C:30 年代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制约是在后来,故 C 错;

D:材料并未体现农民积极性的变化,故 D 错。

(2016 年全国 2 卷)34.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

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答案】B

A:受到破坏小是由于苏联被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而非苏联自身发展,故 A 错

B:结合材料可知苏联在 30 年代工业化成效显著,而西方国家受到经济大危机的破坏,两者 形成鲜明的对比,故 B 正确

C:苏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严重滞后,故 C 错; D:资本主义实现私有制,故 D 错。

34(2017 年全国 3 卷).1953 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

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

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答案】A

A:材料的背景是苏联当时农业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故而希望通过业农

业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故 A 正确

2011到2019历史全国卷真题解析(西方经济史史部分)

第九部分:西方近现代经济新航路的开辟(2018年全国2卷).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解析:【答案】AA:奴隶贸易是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故A正确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的是第二次工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9qs7itqv3blzb1bwa62p7v43zg0p00hv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