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古知识 典诗歌的意境 目标 2.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艺术特色 1.声情并茂地品读诗词,培养朗诵诗歌、鉴赏诗歌技能 目标 的能力 2.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家的个人际遇及所处时代的关系 情感 目标 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乐观自信的情怀。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 [知作者]

李白(见《越中览古》相关介绍)。

[知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知常识] 李白与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出新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提炼 个方面:

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等,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已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身,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在《蜀道难》中,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

一、字音识记

..

1.岑(cén)夫子 2.将(qiāng)进酒

..

3.馔(zhuàn)玉 4.金樽(zūn)

...

5.恣(zì)欢谑(xuè) 6.烹羊(pēng)

7.对君酌(zhuó)

二、词语释义

1.将进酒 将:请

..

2.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

3.钟鼓馔玉不足贵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2

..

4.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

..

5.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 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三、名句默写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从悲伤到欢乐,到愤激,再到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

3

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1.开篇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几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提示:长句开篇,起势突兀,郁积胸中的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挟天风海雨之势,倾泻笔端,渲染出强烈的抒情意味;“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的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感情由高昂转为低回,为下文“劝酒”作铺垫。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答:

提示: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胸中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特色?

答:

提示: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另一方面又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与旷达胸襟作了铺垫。

4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知识解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考题目。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表现手法: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多种感官相衬、烘托、渲染、细节描写、白描等。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照应等。

设问方式

(1)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4)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典型例题

(2015·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5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七课将进酒[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古知识典诗歌的意境目标2.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艺术特色1.声情并茂地品读诗词,培养朗诵诗歌、鉴赏诗歌技能目标的能力2.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家的个人际遇及所处时代的关系情感目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k7te3c3pj3gyk618jsm0fvam2gyzr007f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