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以下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灯泡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 下雨时我们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 D. 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过一会,包装纸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雪糕
熔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解:A、钨丝受热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产生了钨的蒸气,是升华现象;钨的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凝华为钨,附着在灯泡壁上,故A错误.
B、湿衣服中的水分在阴凉处照样可以发生蒸发现象,使得衣服里的水汽化,从而衣服变干,故B正确;
C、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根据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那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C正确;
D、取出冰箱的雪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应选:A.
2. 小明想比拟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小明选取一种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①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 处,比拟所听见声音的响度;②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拟此处距鞋盒间隔 .你认为小明选取的最正确声源和研究方案是( )
A. 闹钟 方案①
【答案】C 【解析】
B. 音叉 方案② C. 闹钟 方案② D. 音叉 方案①
(1)根据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进展解答;
(2)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拟,靠听到声音的响度来直观感觉不恰当,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间隔 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此题通过比拟材料的隔音情况考察了对声源的选择、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理解与掌握,重点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合适做实验声源;
(2)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①方案不合适;而测量听不
第 1 页
到声音的间隔 较为直观,②具有可靠性。 应选C。
3. 最近,羊村的小羊们以“声现象〞为主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声音能在冰中传播 C. 声速不受介质种类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冰是固体,声音可以在冰中传播.故A正确;
B、物体振动可以发声,但假如没有介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也无法听到.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地,在固体中声速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
D、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温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说明声速受温度影响.故D错误. 应选A.
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还与介质温度有关.
此题考察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速的影响因素,是声现象根底知识的考察,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B. 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到 D. 声速不受介质温度的影响
4.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快,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快。对照各选项,A错,B正确,C错;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不能说明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而是说明声音传播到了水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变。选填B 考点:声音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B. “????2.5〞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的细颗粒物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解析】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误; B、????2.5表示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2.5×10?3????的细颗粒物,故C错误;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应选C.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2)????2.5表示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2.5×10?3????的细颗粒物; (3)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能传递能量; (4)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吸热.
此题是一道综合了涉及声现象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6.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
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A. 铁管、水、空气 C. 空气、水、铁管
【答案】A
B. 水、空气、铁管 D. 水、铁管、空气
【解析】解:声音会分别沿着固体水管、水、空气向另一端传播,由于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在另一端的人先听到由固体水管传来的声音,其次是通过水传来的声音,最后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 故A正确,BCD错误; 应选A.
7. 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
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 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 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 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 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答案】B
【解析】本考察声音的传播特性。
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其目的是“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快,能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