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 )
64.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
65. 1211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
66. 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 67. 根据火情的不同可采取边扑救、边报警的方法。(√ )
68. 发生火灾,逃跑时最好的办法是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
69.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 和跨步电压触电。(√ )
70. 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
71.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
72. IT系统是保护接零系统。(× )
73. TT系统主要用于高压用户。(× ) 74. TN系统分为TN-S,TN-C-S,TN-P三种类型。(× )
75.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 )
76. 雷击不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 77.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 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78. 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
79. 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引起注意,不必立即进行整改。(× ) 8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
81. 石棉肺属于尘肺病的一种。(√ ) 8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应每年申报一次。(√ )
83.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84. 防坠落护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 )
85. 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86. 生产经营单位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就要加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 全生产条件。( √ )
87. 对于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必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88. 整顿的“三要素”,是要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 ) 89. 为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应该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90.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对人体有害。(√ )
91. 作业场所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2 m高度。(√ ) 92.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吸取教训,防止事故
再次发生。(√ )
93. 生产经营单位发现事故隐患后,应及时整改。(√ )
94. 不定期检查是指对整个生产现场的检查。(×)
95.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发生 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96.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 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97.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 进行经常性检查。(√ )
98. 应急准备和抢险的目的是为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 )
9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
法参加工伤保险。(√)
100.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 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01.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
102.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 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医疗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03.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 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4.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对离职劳动者不必进行健康检查。(×)
105.未成年工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可以从事法律规定的禁忌工作。(×)
106.职业病因为不是在工作中即时形成,不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