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一、必记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4.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频率高于20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7.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8.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0.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1.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2.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3.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14、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二、常见物理实验结论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f=示数,水平匀速或匀速直线)
a、保持压力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b、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影响压强大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观察对物体的形变程度) a、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杠杆平衡条件(调杠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滑轮组机械效率
a、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b、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重物的重力时,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牛顿第一定律
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远;当平面足够光滑、没有摩擦力时,滑块将永远运动下去,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动能和重力势能
a、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b、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c、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d、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三、常见计算题分析和公式 1、求牵引力的两种常用方法:
2、对于力与运动的问题的分析方法:
3、对于浮力的常用解决办法:
4、对于压强的求法:
5、对于机械效率的计算: 有用功W有:目的 总 功W总:付出
额外功W额:W额=W总--W有 (1) 斜面中
W有?Gh
W总?FS
(2)滑轮组中
a、 确定:n
b、 找出:F、G、S、h 一定存在:S= nh 忽略摩擦时: c、W有?Gh
F?G总G物?G动? nnW总?FS
W额=W总--W有=G动h
6、几个效率: (1)热机效率:??W?100% (W?FS , Q放?mq或Vq) Q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