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班主任应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内外班级活动,如文体活动、社 会实践、
卫生劳动等,对安全隐患要有预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保证活动中的学生不因违纪、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等 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
8. 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与各科任教师交流、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各学科中 的表现。
帮助科任教师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保证本班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学 生因与科任教师矛盾而影响学习与生活。
9. 班级学生在校内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班主任必须及时到场处理,对受伤学 生要及时
送到附近医院就诊,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上报政教处及相关责任人。
10. 班主任除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外,在节假日、双休日、寒 暑假期前
和每学期初要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11. 班级管理安全责任依据分工不同,贯彻“谁组织,谁负责”、“谁在场, 谁负
责”的原则;同时依据“分工不分家、齐抓共管”的原则,在无明确分工 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其他有关教师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不 在的情况下,副班主任或学校临时指定的下班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六、课堂教学安全管理
1. 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含实验课、分担的白习课)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 人,负责对
所在班级学生的课堂安全教育与管理。学科课堂教学安全管理由教 导处主任负责指导督促。
2. 各科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生命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任课老
师必须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各项规范、按照学科教学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安全。并要经常结合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 安全与生命教育。
3. 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时间和工作纪律。要按时到达工作岗位或进教室 上课(含
分担的白习课、学校临时调换的课时),不得迟到、早退、夕卜出;上
课时间不准接打电话;不得白行提前或滞后上课、下课。坚决杜绝缺岗、漏人 和随便缺课、调课、串课现象。如情况特殊,确需调课的,必须经教导主任批 准。
4. 每节课任课教师必须清点班级学生的人数,认真核对学生出勤,若发现学 生无故缺
席或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询问情况、查明原因并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 系或上报教导主任。授课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状况,如发现发病或情绪不正常的 学生要及时处理,不得耽误。
5. 在校学生要按时上课,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上 不搞小动
作、不吃零食、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私白调换坐位;不得随意借 扔学习物品,需要传、换文具时要在教师同意后,下位递交到同学手中。班委 会成员或班级值周值日同学将班级每天出勤和每节课的学生缺勤情况,及时报 告任课教师或班主任。
6. 上课期间,教师不准将学生拒之门外或滞留在走廊、楼道或办公室内,更 不得要求
学生中途离开教室或回家。
7. 上课期间,任课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预防并避免学生斗殴打架等严 重干扰正
常课堂教学秩序事件或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8. 教师要依法施教,白觉遵守职业道德,应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不得讽刺、 挖苦、
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 全体教师要严格遵守执行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白行随 意提前或
滞后上学、放学时间,特别是放学后更不得随意滞留学生。情况特殊 或工作需要调整作息时间,必须报教导处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节假日不准任 何学生到学校滞留,更不允许教师在节假日为学生有偿补课。
10. 体育课应加强组织教学,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教学, 坚持上下
课集合制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和设施及器 材的安检。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1. 理化生实验、微机、音乐、美术、社会实践等学科,教师要认真备课、 严密组织、
加强管理。对教学场地、器材、电路、药品等要进行详细检查,在 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特别是使用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学具的教 学,一定要谨慎有序地组织好学生的活动,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要领和规程进行 规范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12. 学生在进行理化生实验时,要熟知操作规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探究,填
写好实验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批准,不得私白更改实验步骤或实验规 程,更不得私白进行与教学或探究无关的实验,以免发生危险和伤害事故。 七、 学校一日安检管理
1. 政教处和班主任及值周师生是学校一日安全检查的直接责任人 ,负责每天 对
〈〈学生一日安全常规》的执行落实情况的巡视、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 时处置,以确保常规的落实。
2. 政教处与班主任每天指定专人学生干部,早白习清点班级学生出席情况, 下早白习
前上报到政教处汇总。政教处将每日每班的学生出席、缺席情况统计 上墙。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出席、请假、到校、离校情况,防止学生旷课、逃学, 消除安全隐患。
3. 实行并完善学校领导每周一日巡视值日制度。要求值周领导,在履行各白 的岗位职
责和业务工作的同时,负责一天里校园巡查和问题处理。主要巡视、 督促、检查师生校园人身安全、课堂教学秩序、班级纪律和卫生情况,组织、 指导、带领值周师生评比检查等。本着“谁在岗,谁负责,谁处理”的原则,
发现问题及时积极主动处理,或与主管责任人协作共管,并做好巡视记录。 八、 校园体育活动管理
(一)体育教学:
1. 体育教师应当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学计划组织体育教学和 活动,并
根据教学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和帮助措施,坚决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和“放羊”现象。
2. 体育课上,老师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科 学教学,
并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及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 情况发生。
3. 体育课应加强组织教学,体育教师要坚持上下课集合报数制度,确保学生 人身安全。
同时要积极主动与任教班级的班主任沟通,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 握特殊体质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体施教”。
4. 体育教师必须在上课时讲清楚动作要领和运动注意事项,做好必要的准备 活动,充
分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 体育教师要严格实行体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同时,要经常检查体育 场地、设
施、器材等方面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禁用,并上报总务处维修。
6. 体育教师在组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时,必须穿运动服、运 动鞋,否
则将视为违犯劳动纪律。学生穿戴也要符合体育课堂和体活要求。
7. 体育课中,凡出现学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应及时通知政教主任,并立即 将受伤学
生就近送往医院救治。
(二)体育活动:
1. 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谁在场,谁负责”的原则。艺术组长 要具体负
责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体育老师 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和器材。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 备和器材,严禁学生使用。同时,及时上报总务处维修,并出示警示标志。
2. 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前,相关责任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讲明活 动要领,
做好示范、指导以及防护工作,运动前要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活动。
3. 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指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外的内 容),也不要
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更不准学生离开老师白行开
展有危险的活动。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严守规定,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白 我保护。
4. 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要精心组织、悉心指导,以预防、 避免造
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
5. 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军训、赛跑及召开运动会时,相关组织者,尤其是 体育教师
和班主任,要事先了解学生病史,身体不适者、特异体质者严禁参加。
6. 组织学生开展大型体育活动,原则上应在校园内开展。如确因场地限制, 而必须在
校外举行时,组织者应首先上报请示学校有关领导,待批准后方可施 行。但应当事先与学校相关部门及领导共同研究并落实安全措施,同时避开主 要街道和交通要道。 九、校园集体活动管理
1. 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包括升旗式、开学(毕业)典礼、师生集会、文艺汇演、 体育比
赛和运动会、集体公益活动和劳动、集体参观和旅游、升学毕业考试等。 学校建立师生集体活动提前报告制度,不经相关领导批准,不得擅白行动。相
关组织部门和领导即为直接责任人,要对整个活动的安全管理负有完全责任。 同时,应竭力避免举行校外大型集体活动。
2. 举办活动前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要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对 活动地
点、设施、交通等安全措施周密部署,实地勘察,确保安全进行。对存 在安全隐患的活动,在难以排除的情况下,宁可取消,也绝不举办。
3. 非去不可的校外大型集体活动,要由校长请示教育局领导批准后,方可出 行。尽量
提倡徒步运足,必须乘车时,总务部门要按规定使用证照齐全车辆, 保证司乘人员不违章驾驶运营。
4. 班主任是大型集体活动的班级管理者,要在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真做好安 全教育,
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充分,管理到位。学生也要白觉遵章守纪,听 从指挥,服从管理,严禁私白离队、单独行动,否则后果白负。 十、学校卫生安全管理
1. 兼职校医老师是学校卫生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师生进行疾病防 控、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