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答案】C
【解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选C。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答】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1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解答】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是因为烧杯中的氧气逐渐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有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无明显变化不正确,故选项正确;
C、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碳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学到、见过的现象,确定下列生成物是蜡烛燃烧产物的是( ) A.白色固体 B.大量灰烬 C.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解答】根据上述实验知道,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D。 5·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 ( ) A.比水大 B.比水小 C.与水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6·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 【答案】B 【解答】
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处在蜡烛燃烧的外焰处的部分最先碳化,烧黑最重。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7·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2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解答】化学学习的特点的三特点是: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故选C。 8·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
【解答】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D。
9·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 ) A.蜡烛中有水 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
C.蜡烛中没有水 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答案】B
【解答】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蒸气,故选B。
10·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a熄灭,b更旺 B.a更旺,b熄灭 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氧气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 考点:科学探究
11·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下列操作简单又可行的是( ) A.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木条检验 B.将可乐饮料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澄清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
D.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B 【解答】
3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可乐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不稳定,在振荡,受热时就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12、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答案】C
图示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故选C
二、理解与应用
13·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灯火实验进行验证时,可看出被检测地方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答案】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14·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答案】(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 /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4)收集证据;
(5)反思与评价;(1)、(3)、(4)、(2)、(5)。
【解答】(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收集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证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1)、(3)、(4)、(2)、(5)。 15·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 【解答】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答案为:A、①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