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0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学案略语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一统天下。有人认为,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 角度多多,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没有必要再苦苦地训练审题立意。其实不然,审题立意 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而跑题偏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 的主线,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 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佳作一:(2013·江西优秀议论文) 莫让国学渐行渐远
2013年4月9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沿用5年之久的晨起必做项目——读英语、做广播体操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诵读《道德经》、学跳集体舞。此举一出,立刻遭到众多网友的围观,有人笑骂其举动愚昧返古,思想封建;而更多的人则表示支持和期待,在他们看来,晨读国学经典起码是一种传扬国学经典、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积极尝试。
我不禁想到中学生的“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树人。而有些学生喜欢奥数与英文却独怕周树人,不禁让人心生悲凉:国学经典当真渐行渐远了吗?
中国文化的本质叫尚用,古中国发源于黄河中上游,这样的我们和其他两个古国不一样。我们关注的是人怎么活下来,而不是像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孔子口中的中国的文化传统“尚用”。中国人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对我们有用,我们今天重视数学,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今天重视英文,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时,英文已是悄然兴起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人们会热衷于将孩子送去学奥数、英文等,却忽视了对国学经典的普及,更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语文、哲学。
学生们恐惧于鲁迅文章的晦涩生硬,其中更有反语、讽刺等手法,认为是与当今时代脱节的东西,却不知这是时代变迁造成的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毫无疑问,鲁迅是国学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的意义与价值无法估量。学生恐惧鲁迅,他们不会知道鲁迅除了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还是一位重要的学者;不会知道他除了批判别人还有更加精彩的想象力,他在散文《野草》中说暖国的雨是雪的精魂,让人感动。鲁迅的深度在于告诉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比奥数、英文这样的实用项目更为重要。
从文化传承方面讲,我们常常讲文化大发展文化自觉,试问一个连本民族文化都不传承的人谈何发展自觉?当80后、90后们与国学经典渐行渐远,文化断裂与传统断裂恐怕就成了让人无法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让人欣喜的是人们开始注重国学经典,即便只是晨读改革,
- 1 -
也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周树人”,不会让中国传承许久的国学经典渐行渐远,渐无声。 亮点评析 立意大气。作者针对“有些学生喜欢奥数与英文却独怕周树人”这一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从“鲁迅”与“国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入手,指出“尚用”思想是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根源,角度不落窠臼,立意开阔高远。
对比明理。“奥数、英文”受热捧,“语文、哲学”遭冷遇;学生对“鲁迅”一知半解、误读,感到深层恐惧。“鲁迅”的力量被忽视,奥数、英文的实用被看重,作者列举了众多不同的现状,在鲜明的对比中,深挖问题的根源,让文章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佳作二:(2013·江西优秀记叙文) 与你有约
模糊的视线渐渐变得清晰,时光的隧道引领着我向你一步步地靠近,探寻随花飘散的季节,追随你的脚步从未停止…… ——题记 和你的邂逅
六月,栀子花已凋落,聒噪的蝉声从闷热的空气里一阵一阵传来,稻已抽穗了。语文老师似乎特意提高了嗓音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翻开了课本,看到了那张严肃的脸。就这样,你第一次走进了我的视野。稻花与水草的味道在风中不时地引诱我,还有那婉转的鸟声,老师还在说着你,说得唾沫横飞,可我还是不喜欢你,也许是你的严肃,你浓黑的胡须;也许是你说的“碰壁”“四眼狗”等带着嘲讽的、深奥的话语。总之,我的心已停留在了蝉声与稻花里,和你的邂逅便这样留下了一个长长的省略号。 再一次相遇
时光的年轮在空中狠狠地飞下,偶一抬头,发现头顶已是另一片天空,这里的课桌不再是小学时那张被画了“三八线”的课桌了,黄毛小丫头渐渐地走向了矜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翻翻书,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遨游。那是一个桃李争艳的季节,再次与你相遇是因为你的《风筝》,这一次,你的言语宛如阳光下冰雪消融的流水,完全消去了以往独有的尖锐,我仿佛看到积雪的天空中飘着许多的风筝,还有你小弟眼角一颗豆大的泪。这只被折的沉重的无法飞翔的风筝,让我懂得,原来不只是在温馨中才有友情,其实误解与冲突更见真情。
雪渐已消融,我已感受到你的春风…… 与心的碰撞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真切地听到了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看到了阿Q跳到静修庵里偷萝卜的情景,闻到了双喜、阿发煮豆子的清香……这骨感能让我活得快乐一点未尝不是件乐事啊!我最喜爱的便是孔乙己,你刻画了他一步步堕落,直到最后悲凉死去、无人问津的形象,极辛辣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拨动着你深沉的抗议。就这样我走进了你季节的深处,读你冰冷的雪,读你断茎的草,读你发芽的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迷恋上了你,我佩服你敢爱敢恨的勇气,欣赏你的笔力。伴着你的身影,我渐渐地成长,岁月的年轮早已无法分清你何时走进了我的心里,清晨,总能听见你的灵魂在歌唱。
又是六月,我夹着一本《野草》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路边的木槿花盛开着,野草零星地开着花儿,我抬头仰望一道耀眼的星光划过长空,划过历史。 与你有约,从未止步……
亮点评析 画面优美,以景衬情。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画面。“随花飘散的季节”“蝉鸟鸣叫、稻花飘香”“桃李争艳”“木槿花盛开”“星光划过长空”,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富有韵味的场景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凸显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 2 -
思路清晰,情感真实。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我”在不同的阶段与鲁迅之间的故事,从邂逅时的“不喜欢”,到“再一次相遇”时的慢慢理解,到最后的“迷恋”,情随事迁,叙事有起有伏。同时运用小标题形式组织全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是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义是什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类,一是文字类的,二是图画类的。这里谈的是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对此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如2013年浙江卷、湖南卷,对此要在辨析其异同关系的基础上立意(题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有的是多重关系型,如2013年江苏卷;大多是两元关系型,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作文题内容是失者与拾者的关系,广东卷内容是“捐助”与“受助”的关系,湖北卷是方与圆的关系,辽宁卷是沙子与珍珠的关系,福建卷是流星与树根的关系。
(3)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与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2013年辽宁卷,审题立意要重点挖掘寓(喻)意。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题目中的老切割师的话,辽宁卷题目中的老者的话,福建卷题目中的最后两句话。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例的审题: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 3 -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①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材料 2013年北京卷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其中“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作为提示性话语至关重要。它表明要扣住“手机”立意、行文。可以从科学家的视角来立意,可以从文学家的视角立意,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立意。抓住这样的关键语句,何忧之有?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
- 4 -
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分析 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考生可以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