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端午节的六种起源:
①源于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② 源于伍子胥的忌辰。
③ 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④源于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⑤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 ⑥ 源于田文。
(2) 几个同学表演了小品屈原颂。 (3) 讲端午节名字的来源及别称。
(4) 通过对端午起源的探究, 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自主回答。
【通过集思广益, 用思想风暴的形式, 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眼界。 】 2.习俗组汇报。 学生各代表发言:
(1) 介绍各地端午习俗, 河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习俗, 这些习俗的核心内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 是真正的卫生防疫节。
(2) 展示搜集的端午香包、 粽子和赛龙舟图片以及自画农村端午风俗画。
(3) 讲端午节戴五彩线的讲究。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
---------------------------------------------------------------最新资料推荐------------------------------------------------------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 而必须是青、 白、红、 黑和黄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 分别代表木、金、 火、 水、 土。
同时, 分别象征东、 西、 南、 北、 中, 蕴涵着五方神力, 可以驱邪除魔, 祛病强身, 使人健康长寿。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 既可以系在手脖上, 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不过, 我们这儿的大人为了祈求孩子平安、 幸福, 小孩子的双手双脚上都带五彩线。
(4) 搜集了许多关于四川地震灾区的新闻和灾区小朋友快乐过端午的照片。
(5) 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本环节关注灾区, 激发同学的爱心, 增强民族凝聚力。 】 3.文化组汇报。 学生代表交流: (1) 关于端午节诗词。 (2) 门楣上挂菖蒲和艾叶的传说。 (3)黄巢与艾叶的故事。
【通过传说、 故事, 让学生明白:
7 / 15
信任与爱心也是端午节的另一来源。 】 (4) 组员互评活动表现。 4.涉外组汇报。 (1) 外国也有端午节。
(2)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然而, 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3) 还搜集到 2005 年 11 月 24 日, 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班同学纷纷发表自己意见, 形成一场小型辩论赛: 甲方:
端午节仍是中国人的节日。 乙方:
端午节是汉文区的共同节日。
【通过辩论, 引起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增强爱国情感, 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 5.摄制组汇报。 学生展示成果:
(1) 采访本地老人的记录, 老辈过端午的习俗和端午故事。 (2) 王奶奶教同学包粽子。 (3) 孩子带五彩线的照片。 (4) 农家门窗上插上艾叶。 (5) 组长对组员表现评价。
---------------------------------------------------------------最新资料推荐------------------------------------------------------
主持人:
泱泱华夏, 四面八方; 端午习俗, 斑斓煌煌。
同学们, 咱们应该如何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文明呢? 大家各抒己见、 高潮迭起。
【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锻炼了 学生的动手动脑及社会交际能力, 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 (四) 拓展延伸 1.学生活动。
(1) 同学们以村为单位, 以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 回到家耐心地向父母宣传、 讲解! (3) 主动办起了黑板报, 向全校师生宣传! (4) 在学校宣传栏里进行手抄报、 照片及绘画展示。
(5) 同学们号召全校同学举行了 弘扬传统节日签名活动。 【多样的活动活跃了学生思维, 激发了 他们的爱国情操, 这是学生又一次思想的飞跃!】 2.评价总结。
(1) 谈活动中收获与不足, 学生自己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2) 填写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总结评价表。
(3) 师生共同投票选出优秀资料奖 1 个, 积极参与奖 1 个,虚心请教奖 1 个, 创新摄影奖 1 个, 个性表达奖 1 个。 教学课题 《走进端午节》 科目 小学综合实践教 学 目 标 知
9 / 15
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来其习俗; 2. 学会整理和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分析资料, 培养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体现 1. 通过了解屈原、 伍子胥、 曹娥的故事, 培养学生对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 2. 通过分析资料中韩端午之争 ,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点 1 . 对资料的整理与使用; 2. 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分析端午节的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 乐于学习, 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思维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有较成效的学习方法; 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困难, 或是学习方法不当, 或是学习习惯较差, 积年累月, 致使学习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引 入 新 课 教法学法 回顾开学以来已开展的放映课件。 问: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问:
这个课题我们分成小问题? 分别是什么?这是我们前一阶段各组照片, 今天开始我们进版块中华传统节日美食, 中国的传统节日样, 内容丰富, 是我们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传统节日,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这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可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彩画面。
目前, 国家法的节日有春节、 清明、中秋四个。 今天我们要研观看课件, 回答老师问题。 答: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