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资料推荐------------------------------------------------------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走进端午节教案 一、 活动主题的确定 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 五一长假被取消, 而分别增设了清明、 端午、 中秋、 除夕四个假日。

孩子们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 认为端午节不就是吃几个粽子吗? 一点都不好玩, 也值得放假? 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 同学们崇尚过洋节,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

激烈的讨论过后, 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决定开展以走进端午节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来解开这些谜团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是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

二、 学情分析:

我们四年级孩子, 懂事、 好学, 喜欢阅读, 但家庭条件一般,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学习, 家里有电脑的只在极少数, 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网络、 老师和课外书。

他们对于的端午的认识也仅仅是吃几个粽子和鸡蛋, 带彩线辟邪之类, 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对屈原的了解也甚少。 资源分析:

电脑网络的普及, 学校图书馆的开设, 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

1 / 15

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搭建了 亮丽的舞台; 为孩子们提供了的实践的空间和取之资源; 走访经验丰富、 不忘传统的家长, 也是实践中重要的社会资源。

三、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了 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来源及历史文化, 用不同形式感受并展示。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 使学生懂得中国传统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意义, 进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 并通过分组合作,感受与他人合作交往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 筛选、 整理资料和与人交往的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活动时间安排 1. 确立主题, 成立小组, 制定小组活动方案(一课时) 2. 各小组实践活动(四课时 3. 成果展示(一课时) 4. 活动延伸(一课时) 四、 活动实施过程 (一) 活动准备 1.提出课题。 师引导:

家长、 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 解有多少? 你们想通过什么方式得知? 生活动:

四人小组讨论后, 少数服从多数, 决定设计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 对初 一至初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最新资料推荐------------------------------------------------------

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问卷的制作与整理。 师进一步引导:

通过调查结果, 你最想说什么? 最想知道什么? 生的兴趣被激发, 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活动结果:

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 就以部分同学比较熟悉的端午习俗粽子艾叶命名粽艾香里话端午。

【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活动发现问题, 从而有兴趣解决问题。 调查结果让一些同学感受有些传统节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的悲哀!】 2.划分小组, 推选小组长。 师:

你们想从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动, 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 教师适当提醒引导, 决定从五方面探源: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探源组 端午节的习俗习俗组 端午的诗词故事文化组 采访本地的老人及搜集本地的习俗画面摄制组 国外端午节习俗涉外组 师:

子课题已经确立, 根据兴趣自愿分成五组。

生自由组合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 对同学进行兴趣选择与合作交往的辅导和鼓励, 使他们坚定信心, 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

老师提议:

3 / 15

各组民主推选出有责任心的同学为小组长。 学生活动, 各组或口头推选或投票选举。 3.制定活动方案。

在小组长带领下, 各组同学集思广益, 根据自己的任务内容确定活动方式。

师建议每个组长根据组员特长分配任务, 合理安排, 鼓励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

各组长上台交流活动方案, 师生提出建议。 师巡回指导组长分工明细, 根据兴趣负责到人。

各小组草拟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通过后制定完整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计划表 活动主题 指导教师 组 长 成 员 课题提出的依据及内容 课题探究的目的与意义 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 活动步骤 时间安排 需预先做好 的准备 条件准备: 知识准备: 物质准备:

可能面对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可能的困难: 应对策略:

任务分工 成果形式 【让学生自主决定探究内容, 教师尊重学生意见】 4.阶段性评价。

从参与的积极程度、 选择的活动内容及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 实践活动 1.各小组预先充分利用网络, 图书馆, 阅览室等校内资源查找所需的资料, 教师协调各组查资料的时间和地

---------------------------------------------------------------最新资料推荐------------------------------------------------------

点, 保证活动进度。

2.学生自愿报名当主持, 在不影响小组进度的情况下准备台词。

3.探源组活动, 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后, 决定编排小品以纪念屈原, 教师适当指导动作、 表情等。

4.习俗组三位同学整理搜集各地端午习俗的资料, 两位搜集图片, 两位美术爱好者画习俗画, 并联系摄制组拍照片。

5.文化组分工搜集端午诗词与故事, 三位同学一组, 争取脱稿复述。

6.摄制组采访当地的老人, 配合其他各组活动, 教师首先对照像机的使用提出要求, 由李娜同学专管, 对与人交往的礼貌以及怎样设计采访问题等提出意见, 然后与习俗组合作学习包粽子。 7.涉外组主要通过网络、 书籍等搜集外国端午风俗, 交流感想, 畅谈体会。

另外, 教师经常询问小组长, 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 对遇到的困难及时指导帮助, 来统一协调各组员意见。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鼓励同学有个性地表达, 发扬创新精神。

】 (三) 成果展示 主持人杨焕、 王群带领同学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国人》 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组汇报。

5 / 15

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最新资料推荐------------------------------------------------------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走进端午节教案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jshf2r21x2xn8u9whcj4n25q6nxtf004f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