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6讲 实验原
则与设计随堂反馈高效突破
[学生用书P248]
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丁 实验步骤 0.9% NaCl+ +0.7% 0.9% 1.1% 微量Na 向肠袋内注入等量NaCl NaCl NaCl 载体蛋 的溶液,使其充盈 10 mL 10 mL 10 mL 白的抑 制剂共 10 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1 mL 3 mL 5 mL 9.9 mL NaCl溶液的量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________。
+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 解析:(1)根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由溶液浓度低处向溶液浓度高处扩散。因为血液的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相等,所以实验开始时甲组中的水分子从肠腔向血
+
液移动,丙组中的水分子从血液向肠腔移动。(2)与乙组不同的是,丁组中加入了Na载体
+
蛋白的抑制剂,其结果是半小时后丁组中NaCl溶液的量几乎无变化,说明Na载体蛋白的
+++
抑制剂影响了Na的运输,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
+
答案:(1)肠腔进入血液 血液进入肠腔 低 高 渗透作用 (2)Na载体蛋白 2.(2014·高考福建卷)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