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两汉乐府 第一课时 乐府和乐府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乐府和乐府诗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叙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对两汉乐府诗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乐府和乐府诗的由来。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乐府的演变。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流程
1、前后衔接,导入新课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新范本。那么,什么是乐府,乐府诗的内容有那些?请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我们新的一课,乐府和乐府诗。 2、汉乐府的发展
教师首先介绍乐府诗:由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进而介绍乐府: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被保留下来。乐府在武帝100年间是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从此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2、乐府诗的收集整理
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乐府诗的收集整理情况,教师点评补充。明确:
魏晋时期,旧的乐府歌辞还在继续沿用,有相当数量的两汉乐府诗流传于朝廷内外。六朝有些总集专门收录古乐府古辞,其中主要是两汉乐府诗。至梁沈约编纂《宋书》,其《乐志》收录两汉乐府诗尤为众多。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分为十二类,数量巨大。 六、拓展延伸
查找关于乐府诗内容的资料。
第二课时 乐府诗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例诗的分析中概括诗歌的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对乐府诗内容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 从例诗中分析乐府诗的内容分类。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乐府诗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流程 1、引用《汉书》,导入新课
《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乐府诗都是有感而发,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死的人生态度。 2、苦与乐
学生介绍西汉乐府诗的创作主体,明确: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教师展示:《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学生分析诗中所表现的百姓疾苦。教师引导分析: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民的疾苦时,兼顾到表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严重创伤。尤其可贵的是,诗的作者对于这些死亡线上挣扎的平民百姓寄予深切同情,是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
教师展示:《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三首诗歌。学生阅读并体会作者所描绘会的场景与《东门行》几首内容的差异。明确:三首诗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两者对比后,引导学生概括:在贫富的不同场景中,我们领略到的是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世界。 3、爱与恨
展示《上邪》、《孔雀东南飞》的节选,学生阅读分析其表现得内容,并相互交流。教师介绍:汉代乐府对男女之间的爱与恨做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爱情婚姻体裁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较大比重,而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
教师简要介绍《孔雀东南飞》故事,并由学生重点阅读其中两人分别各自归家的片段。体会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与恨。 4、生与死
教师出示《日生人》,学生阅读并简单体会作者由太阳的起落来联想到人的寿命的手法。再出示《练时日》,学生体会诗中神灵之游、灵之车、灵之下、灵之来、灵之至、灵之坐、灵安留等方面的描写,并体会那种神灵交接的喜悦心情。
教师简单介绍:两汉乐府诗把神与人放在同一层面,神灵不在是高高在上,和创作主体很疏远,而是人神共游,彼此亲近。两汉乐府诗是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 六、总结课堂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
风、小雅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是继承文化传统,是《庄》、《骚》的遗响。 七、拓展延伸
查阅关于汉乐府叙事手法的资料。 第三课时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要了解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叙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对乐府诗叙事手法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乐府的叙事手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流程 1、对比导入
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诗经》、《楚辞》基本都是抒情诗,抒情过程中也时而穿插叙事,但叙事附属于抒情。两汉乐府诗的出现,编制中国叙事诗的成熟。那么乐府诗有什么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呢? 2、生活镜头的选取
教师出示《羽林郎》、《陇西行》,学生快速浏览后指出其选取的镜头。明确:酒店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酒店女主人更是引人注目的对象。《陇西行》通过再现健妇善持门户的场面,《羽林郎》叙述垆美女反抗强暴的故事。通过描写他们与顾客的交往及各类人物的举止言行,艺术地展示了汉代的市井风情。
教师出示《上山采蘼芜》,学生快速浏览概括诗中故事,明确:乐府诗选取的生活情节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时间的捕捉很有新意。在现实生活中,弃妇遇故夫的机会通常很少见,而且往往有意回避。而本诗写的就是弃妇遇故夫的偶遇,通过男子的一番叙述,得出了“新人不如故”的结论,不管他们的离异是出于男子负心还是迫于外界压力,这个故事都是发人深思的。
教师出示再次出示《陇西行》,介绍:两汉乐府诗作者选取叙事体裁时,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对于那些来自异域的新鲜事物,诗人总是怀着惊异的目光去搜索、发现他们,并饶有兴致的写入作品。 3、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学生快速浏览《妇病行》、《孤儿行》两首乐府诗,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诗歌的内容,并引导学生体会其情节的完整性。明确:《妇病行》有临终托孤、沿街乞讨、孤儿啼索等场面,中间又穿插许多细节。《孤儿行》通过行贾、行汲、收瓜、运瓜等诸多劳逸,突出孤儿苦难的命运。见其故事的完整性。
学生阅读《十五从军行》,叙述八十高龄的退役老兵返回荒芜家园的情境,其中有中途和乡人对话、回家后烧饭作羹、饭菜熟后难以独自进餐三个场面,前后连贯,血脉相通,并且时见曲折。从具体细节中体会乐府诗的曲折之处。
六、拓展延伸
阅读《陌上桑》、《十五从军行》、《雉子班》、《乌生》体会乐府诗的详略和寓言诗。
第四课时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要了解乐府诗的叙事手法的详略和寓言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叙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加强对乐府诗叙事手法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乐府诗详略的叙事手法。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乐府诗中的寓言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流程 1、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乐府诗的叙事艺术有哪些”,学生回答补充,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叙事艺术。
2、详略得当
学生快速浏览《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行》、《陌上桑》、《病妇行》,小组讨论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组间交流,教师引导点评,明确以下几点: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两汉乐府诗有自觉的叙事意识,将叙事诗和抒情诗区别开来,使两者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两汉乐府诗许多叙事名篇,都因叙事详尽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像《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叙事诗中偶尔穿插抒情诗句外,其余各篇中纯粹抒情的句子极其罕见,都是以叙事为主。《十五从军行》对复原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的十分充分,对老兵还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唯独不用专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明显是以叙事为主。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对此,古人有精到的评价。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两汉乐府叙事诗作者也乐于铺陈场面。《陌上桑》一诗篇幅不长,其中却有两段场面描写的文字,一是众人观罗敷,二是罗敷夸耀夫婿,都不吝惜笔墨,写得非常细致。两汉乐府叙事诗对事情的中间经过普遍有详细的叙述,有的还有细节描写,但对故事的开始和结局的叙述都比较简单,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孔雀东南飞》的开头结尾采取的是典型的略写笔法,其余叙事名篇也大体如此。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两汉乐府叙事诗在陈述故事、刻画人物时,对于人的服饰依仗从各个方面加以展示,采用的是详写的笔法。从秦罗敷、刘兰芝到胡姬,从罗敷“夫婿”、侍郎到羽林郎,无论其为男为女,都通过详细描写服饰仪仗来衬托他们的美丽或富贵。 3、寓言诗的创作
教师出示《乌生》,学生分析其寓意。教师介绍寓言诗:两汉寓言诗可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种假托植物之口进行自述,鼓吹曲辞《雉子班》,相和歌辞《乌生》。另一类寓言则是植物和人对话,诗中出现两个角色。宋子侯的《董娇娆》虚拟桃李树和洛阳女子的对话,述说花落的不平,责备认为的力量使青春早夭。
教师总结:上述几首寓言诗的题旨比较接近,各种植物叙述自身惨遭戕害的命运,劝告
世人谨于持身,爱惜生命。 六、拓展延伸
查阅关于东汉文人诗的定义及诗篇,重点阅读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