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华侨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6)数据结构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
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826)数据结构专业课复习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4月初-6月末
如果是跨专业的话,再如果学校给出的参考教材比较多的话,专业课一定要在四月份就开始复习。如果非跨专业或者复习参考书的科目比较少,那么六月初甚至是七月份开始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了。另外,如果是非跨专业应该在大学期间学过相似的知识点,那么这个时候就回忆一下大学所学的知识,例如以下这样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简单的:
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数据的逻辑结构:用形式化方式描述数据元素间的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独立于计算机,是数据本身所固有的。用于算法的设计。
两大类逻辑结构: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数组和串),非线性结构(树和图)。
2.数据的物理结构(也称存储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贮器中的映像,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用于算法的实现。
数据的存储方式可分为如下两类:顺序存储、链接存储。
这个阶段,首要任务就是看教材,其次就是做课后题。看教材的过程中可以配套看一些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资源一般在网上都有,根据老师的讲解适当的添加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对教材思路的一个总结,也可以是老师上课的扩展内容,不过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不要盲目的记笔记,这样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针对大学生开的课程,知识点非常全,但是有一些是考试大纲中所没有的,因此一定要根据大纲来复习。我在第一遍做笔记的时候都是直接写在书上,第一遍是非常仔细的,这样可以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也方便及时查看。看一章书后,做一章课后题。做课后题的时候就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了,做题目的过程中依旧不要看书看答案,检验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外,对于大题这种主观题一定不要犯懒,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遍,这样的记忆更加深刻。
强化阶段:7月初-9月末
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遍阅读教材并且做第二遍课后题。再搭配研教新版的习题,这个习题分章节进行,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版习题,感觉很好,知识点很
全。如果认为看一遍书就能记住所有东西那就太天真。看完一遍书一定会觉得自己啥也没记住,只是大概对书本有些印象。在第二遍阅读教材的过程之中,阅读速度可以适当加快,留出一定的时间做笔记。而这次做笔记就可以不用像第一遍那么仔细了,也不用把所有的都记下来,而是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按照逻辑整理出一个框架图、同时也要把书上的重要内容自己亲自默写两三遍加深记忆,并且做一些标注和解释,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课后题时依旧要注意,不能看书不能看笔记自己独立完成。做题后及时总结,该有的一定要有,比如说:
而且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题,有了错题证明我们有些知识还没掌
握,还可以继续提高自己。无论哪一科都需要整理错题,只不过是有点需要整理在笔记本上,有点记在书上就行。像政治因为内容太多,就做到辅导书上就行,况且李凡的《政治新时器》上有答案分析,而且分析的挺透彻的,只需要将题目所在位置,与涉及知识点标一下,等下一轮复习时注意一下即可。英语错题更没法在笔记本上记笔记了,一是每一篇阅读理解题有5个,你问问你考研的学长学姐,看看他们在做的时候错几个,根本就整理不过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做完每一年的四篇后,在辅导书上总结一下,正好《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在每一年的真题讲解结束后,都留了一页空白页让你做总结整理。而专业课最好是记在笔记本上,这样方便以后的复习。
冲刺阶段:10月初-12月考研前
这个阶段要进行的是第三次的教材复习了。这一次的复习着重点就要放在记忆上面了。通过前面的复习,相信在记忆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当然记忆也是有技巧的,不能死记硬背,注意抓关键词,把内容串起来去记忆,这样记忆更加深刻。做题也不需要死记硬背,非要跟标准答案一样,有些题目是需要有自己的理解的,所以要有自己的记忆方法,我通常会理解着去记。
专业课最后阶段一定要重视院校真题。一般专业课的难度不会太大,基本把教材吃透就行。对于一些理论性的题就真的是要背下来了,不过也不需要死记硬背,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复述即可,平时对于比较难记忆的知识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来进行辅助记忆。题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题了,大题的分值比较大,答题内容多,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应该把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掌握好,比如说下面的真题,凡是涉及到的知识点一定要回到书中再次复习一下,顺便把相关知识点也复习一下:
以上就是专业课的任务计划安排,自己做的计划也要符合自己的进度和性格,没必要学习别人大中午困得不行还在背书,计划也不需要确切到每一天的几点,因为计划中还有变化,很多时候学习不能教条,要根据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状态来安排,有的同学能学一遍就会就没必要学第二。再有就是一定要按照计划执行,一旦没有按照计划执行,就需要调整计划,还会影响进度,带来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经常这样会带给自己很多没有必要的压力,我的学姐也告诉我可以自己准备一个小本本,写上每天需要做什么,不必具体到时间,然后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做出标记,没有完成要想办法补上,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一天做了什么,每完成什么。
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考研的心态,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重要。考研过程中真的有很多事情会影响你的心态,比如大到生病,小到一道本应做对的题做错,甚至是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单纯的休息。要记住所有的事情总会解决,在考研期间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考研重要,考研要永远摆在第一位。只要按照计划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有回报,能不参加的活动就不要参加,能避免的事情就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与其他同学比计划的进度以及做题速度的快慢,更不要攀比做了多少资料,联系的结果如何,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即可,对每个做过的题进行总结,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即可。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走,别快别慢,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要考研,后来发现原因很复杂,想必大家也都一样,也会想复习那么久,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要考上,只这一点就足够了,其他的留给考上之后再去想把,考研只是一种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要明白一点,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做好自己能做的,至于结果怎样,我只想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人就算没有考上未来也会很有前途。
写到这里,我能想到的基本就差不多了,以后还可以更多的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愿你们考研成功,金榜题名!!!
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集的真题我都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因为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