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小组讨论学习,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
2.能根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特点设计与实施相应的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三大类型的特点及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 1.请思考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2.请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具有一定结构化的绘画教育活动方案。 3.分组收集一些美术欣赏的作品(油画作品),尝试着对其进行分析。教学后记:
这个知识点主要是对幼儿园美术内容的学习,通过讲授,我发现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点很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绘画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的时候。但在课堂互动中我发现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底还不是很扎实,这个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提升。除此之外,本章内容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 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信息冲击,获取相关的知识,所以作为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支架,引领他们去探寻有关幼儿园美术内容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多发挥想象,让幼儿园美术活动更加丰富、有创意。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美术”、“幼儿园美术”等相关的概念,也深入学习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从中了解到要想很好的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必须要了解和学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引导学生借由绘画工具及材料思考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内涵 是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
(一)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1.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蜡笔、油画棒(油性)、水粉颜料(水性)、毛笔、排笔、记号笔铅化纸、宣纸(渗透性)、卡纸、手工纸等。
在幼儿园的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题材作品的创作活动逐步渗透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例如在绘画活动“鱼儿水里游”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水粉笔、铅画纸等工具材料,在幼儿操作前,教师先引导幼儿对油画棒或蜡笔较强的附着力和不溶于水的特性进行了探索和了解,然后幼儿根据这些工具材料的特点创作水粉脱色画“鱼儿水里游”。幼儿先用油画棒或蜡笔画出五彩缤纷的鱼儿,有的幼儿还添画了水草和泡泡,然后用水粉笔蘸上蓝色的水粉颜料平涂阻碍鱼儿和整张画纸上。结果,幼儿发现鱼儿不仅没有被水粉颜料盖住,反而有种游走在水里的感觉,在蓝底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活泼。这正是利用了油画棒或蜡笔不溶于水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效果。这样的作画方式给了孩子们一种很新奇的感觉,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和认识了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特性, 这也为幼儿进一步掌握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引语:在初步认识和了解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如何较好地使用这些工具材料,创造出幼儿满意的美术作品至关重要。
彩笔画水粉画水墨画
印画:印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创作方式,主要包括印章画、拓印画、刮印画、合印画等形式。
纸版画
吹画:是用嘴或吸管等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吹散开来,也可以任由颜料自由流动、组合成新的形象,进而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形成一幅美术作品。这种作画方式操作简便、气氛轻松,画面变化无穷,符合孩子好奇、好动、好想象的心理特点。
喷洒画吸附画
课后作业:课下去继续找找看其他类型的绘画活动,并思考每种活动在设 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二)绘画的形式语言
绘画的形式语言主要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和方式。幼儿美术教育中涉及的绘画形式主要有形状、线条、色彩和构图。
1.线条
学前儿童对线条的学习主要包括:线条的基本形态(直线和曲线)及线条的变化。
线条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儿绘画中,线条也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幼儿的所见所闻、情绪情感、个性特征等都会依托线条,产生或刚强或优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晦暗、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可以说线条是绘画的基础形式之一,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
2.形状
形状是由线条构成的轮廓和结构,幼儿绘画就是用简单的形状组成事物形象的过程,当幼儿能够用越来越复杂的形状去组成形象,也就说明幼儿绘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幼儿对形状的学习主要包括:
规则几何形状:主要是指规则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这些形状经常用来表现屋顶、红旗、门窗、电视等较为规则的物体。不规则的自由形状:是指由方向、弯曲度不同的弧线、曲线和波浪线等组成的各种自由形状或某个自然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