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教材选取了报刊、影视和网络这三大媒介,以点代面从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种媒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报刊发展的历史较长,内容较为丰富是本节课的重点。电视和网络媒介的历史短暂,但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讨论、探究等形式积极引导。在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传媒手段中各种媒介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发展的过程。

2、 识记第四媒介神奇的魅力;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

宣传作用;

3、 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通过搜集和展示图片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

1 / 7

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辩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就能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3、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刚刚结束的俄罗斯世界杯,这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得呢? 学生回答:报纸、电视、互联网

老师:回答正确,俗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一想这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自主学习:飞鸽传书、烽火传信等。

探究问题: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呢?……在本堂课中,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世界杯比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动脑思考。 【推进新课】

(板书)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

2 / 7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报刊业发展的线索。

(板书)形成(19世纪中前期至19世纪末)→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繁荣(改革开放以后)

问题情境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自主学习:(1)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的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尽管外国报纸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2:报刊业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报刊在近代革命运动和社会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情境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

自主学习: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报纸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 1978年 报纸 186 3 / 7

刊物 930 2000年 2007 8725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请完成: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自主学习,过程总结: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过渡:是的,报纸有其自身的缺陷,有时很片面,更大的问题是你必须识字,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看报纸,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在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 阶段 19世纪中前期 形成 1972年 1873年 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 月统记传》 《申报》 《昭文新报》 《时务报》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新文化运动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民主主义革《新华日报》命时期 《解放日报》 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4 / 7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东西洋考每 影响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新青年》 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新中国成立初期 繁荣 改革开放后 《人民日报》中国的重要窗口 《光明日报》 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以来报纸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业的发展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不久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

年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不久,电影传到中国。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2、电视的普及发展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最初,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即使在这些大城市,受生活水平限制,也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电视节目也比较单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调查显示,到2003年,全国电视观众总人数达到10.7亿。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所取代。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各电视台在节目上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加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

5 / 7 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jl9w48ibq670et7c26i4qfr0177x6016j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