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选择题
1.2019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站在去年创下的38万亿元大关之上,消费仍然跑出了不错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这说明( C )
①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②居民消费从紧缩型逐步向超前型转变 ③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④供给侧改革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这说明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从而带动消费稳定增长,①③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居民消费从紧缩型逐步向超前型转变,②与题意不符。生产决定消费,材料未体现供给侧改革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④与题意不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的是( C )
①树立正确消费观,不断降低消费的需求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得更大 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制定新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得更好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不断降低消费的需求,这样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错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因素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解决好生产问题,这就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得更大,②③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源不是分配政策,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况且我国的分配政策需要的是坚持和完善,而不是重新制定,④排除。
3.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要求我们要( A )
A.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B.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C.把共享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D.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同步富裕
解析: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A正确。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B错误。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C错误。“同步富裕”的表述错误,排除D。
4.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为鼓励“合乘出行”而启用HOV车道,即车上人员数多于两人的情况下才允许走的车道,否则会被罚款。启用HOV车道有利于( A )
①树立绿色、共享的现代出行理念 ②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③规范交通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④实施生态优先战略,限制车辆出行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启用HOV车道,即车上人员数多于两人的情况下才允许走的车道,否则会被罚款”,可以鼓励人们共享出行,有利于树立绿色、共享的现代出行理念,可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①②符合题意。启用HOV车道,与“维护消费者权益”无关,③不符合题意。启用HOV车道鼓励人们共享出行,并不是限制车辆出行,④不符合题意。
5.到2020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达到50%,初步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机制。这样做有利于( C )
①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劳动收入 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育农村发展动能 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④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没有涉及改革农村土地制度,①不符合题意。“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达到50%,初步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机制”,体现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育农村发展动能,②符合题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没有涉及农业人口转移,④不符合题意。
6.2019年6月,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书”,倡议各企业要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加大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广大市民要尽
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纸杯、纸巾等。此举旨在( B )
A.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转型升级 B.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发展 C.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消费升级 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
解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转型升级不是“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书”的目的,排除A。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书”,此举旨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发展,B符合题意。“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书”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消费升级,但不是目的,排除C。“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书”不是为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排除D。
7.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里的“共建共享”着重解决的是( D )
A.发展动力问题 C.发展不平衡问题
B.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解析:“共建共享”着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D符合题意。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A、B、C与题意不符。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创造的根本源泉 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⑤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解析: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①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正确。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③错误。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④错误。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⑤正确。
9.进入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一步步向前推进,由“三去一降一补”转入提质
升级期,到着力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精准性。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D )
①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市场供给规模 ②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③推进企业“债转股”改革,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经营风险 ④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增加产品的市场供给规模没有体现改革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精准性,①不符合题意。供给侧改革需要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更需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②④符合题意。推进企业“债转股”与减轻企业税负无关,③错误。
10.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中石化位列第二,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列第四、第五位。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国的碧桂园,跃升176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跃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来自中国大陆。中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涉及能源、金融、建筑和制造等多个行业。这说明( D )
①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②我国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其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③我国大型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④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未涉及企业的规模和效益是否同步提升,同时,企业规模与效益也不一定同步,①排除。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②错误。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中石化位列第二,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列第四、第五位,排名跃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来自中国大陆,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大型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③符合题意。中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涉及能源、金融、建筑和制造等多个行业,这说明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④符合题意。
11.实体经济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B )
①把握人工智能特点→构建智能经济形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量→市场流通性增强→促进金融产业健康发展 ③大力发展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法无禁止即可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活力增强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特点,构建智能经济形态,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充分融合,有利于激发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①正确。金融产业不是实体经济,②错误。大力发展融资与降低资产负债率之间无直接关系,③错误。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遵循“非禁即入”理念,实现了清单之外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④正确。
12.革命老区贵州省赤水市丹霞地貌普遍,导致修路困难、成本高。精准扶贫5年来,赤水市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共投入30多亿元资金新改建农村公路2 800公里、硬化通村通组路2 300公里。交通的改善使当地农民年人均节支增收1 200元,还带动了7万人从事红色旅游等新兴产业,近万人因此脱贫。这说明( C )
A.国家财政支持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B.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D.精准扶贫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实现脱贫致富,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当地人民自力更生,国家财政支持只是外部因素,A错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B错误。红色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民就业致富,C符合题意。精准扶贫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并未体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D不符合题意。
1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要求( B )
①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标准,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②缩小区域之间、地方之间的GDP增长速度的差距
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④优化全球产业结构,促进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标准,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③符合题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