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5.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3.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4.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的特征)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洗发液是先浮在水面或沉底,胶水就是下沉,然后一点点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后均匀分布全部溶解,最后变成溶液。
2. 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能够溶解在洗洁精中);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3.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
4.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比小苏打要强。在常温下,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100毫升只能溶解约10克小苏打。
2.轻轻开启一瓶汽水,注射器吸入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向外拉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说明在减压情况下,气体析出。向内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说明在加压情况下,气体溶解。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实行呼吸的。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相关。 2.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 3.把固体物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且搅拌),这样物质溶解的速度是(最快)的。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3.一杯水里持续加入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我们用(蒸发)的方法能够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2.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5.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这个方法叫“日晒法”。
6.一杯饱和盐水,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可以用(继续加水、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