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读内容 等温线特征 数值大小可判断区域所在半球:向北递减——北半及变化 球,向南递减——南半球。 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与海岸线平延伸走向 行(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 疏密程度 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 判读示例 由南向北气温递减,说明位于北半球;从气温高低可以判读上图所示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 100°E附近受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图示东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等温线稀疏;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等温线密集 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凸向高纬,气温高;凸向低纬,气温低。 1.局部区域:(1)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影响因素为地形。等温线凸向高纬,为平原或图中①⑤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气温比两侧低,大致弯曲状况 盆地;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山地。 呈南北走向,为山脉所在地;③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2)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影响因素为气温比两侧高,为河谷位置 洋流。等温线凸向高纬,为暖流;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寒流。 2.海陆间大范围:1月陆向南,七月陆向北 ②地位于20 ℃闭合等温线内,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 ℃、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24 ℃,可判断气温值16 ℃<②<20 ℃,②应为云贵高原。局部闭合(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④地位于28 ℃闭合等温线内,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 ℃、等温线 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8 ℃,可判断气温值28 ℃<④<32 ℃,④地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 ☆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距高压中心远近:离高压中心越近,风力越大;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摩擦力越小,风力越大; 4.植被多少:植被稀少,风力大;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出现狭管效应,风力加强。
☆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现象:
1.从地理角度解释“蜀犬吠日”?
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2.为何巴山多夜雨?
四川盆地夜晚吹山风,山风携带冷空气顺坡而下,山谷暖湿空气抬升成雨。 3.何为雅安天漏?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4.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
(1)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
(2)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5为何贵阳“天无三日晴”?
(1)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
(2)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6.贵阳为何冬季多冻雨?
(1)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2)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7.新疆地区“一日一洪峰”发生的原因?
新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月 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 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澳大利亚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北部季风 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二、农业 ☆农业生产特点的描述模式:
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有因有果)
「自然因素」(气、水、土、地)
1.气候:光照(强度和时长)、热量、降水、昼夜温差、自然灾害
2.水源(灌溉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 3.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果业 4.土壤:土层厚度(土层深厚)、肥力状况(黑土,土壤肥沃)、酸碱性质、土质(沙质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人、交、市、政、历、科、基、地)
1.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素质:劳动力素质高;价格:劳动力廉价(如: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2.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 3.市场:接近市场(国内、外市场广阔) 4.国家政策:政府政策支持 5.历史经验:种植历史经验丰富 6.科技: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 7.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 8.地价: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廉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1.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1)有利条件: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2)主要制约因素: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 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 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2.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1)气候(光照):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2)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3)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4)土壤: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透气性好。 3.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③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4.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区位优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农业制约因素:①受季风活动不稳定性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多寒潮、伏旱等气象灾害;②地形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生态脆弱,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③红、黄壤为主,酸性强、土质黏重;④农业利用的生物品种单一,经营方式极为粗放。
6.我国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区位优势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③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7.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②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③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8.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优缺点: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有利自然区位因素:光照、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 不利自然区位因素: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世界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1.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3.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4.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5.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五种农业地域类型比较: 农业地域类型 代表 亚洲 生产对水稻 象 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小麦、玉米、羊、牛、猪 美国中央大平原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西欧地区 小麦、玉米 牛、羊 奶牛 东亚、东南亚、南亚 美国、加拿大、澳美国、阿根廷、澳大五大湖地区、西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大利亚、阿根廷、利亚、新西兰、南非 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珠乌克兰、俄罗斯 利亚、新西兰 江三角洲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主要是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性气候 候、温带大陆性原气候 候 气候 气候 ①气候:夏季高温、热①自然条件优越①气候温和、草类茂饲料:①气候温①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量充足、降水丰沛、雨(地势平坦开阔、盛 和湿润,利于多降水较多; 热同期 土壤肥沃、气候温②地广人稀,土地租汁牧草生长;②②地形较平坦;灌溉条件②地形:地势平坦、土和、降水丰富) 金低 地形平坦,利于较好; 壤肥沃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据海港近,交通便牧草和饲草种③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区位优③劳动力:人口稠密、③市场广阔 利 植。 机械化生产; 势 劳动力丰富 ④地广人稀 市场:人口密集,④距海近、靠近公路,交④稻米是当地喜爱的⑤机械化水平高 经济发达,城市通便利; 主食,市场需求量大 ⑥农业科学技术化水平高,人们⑤市场稳固; ⑤历史:季风区种植水先进 饮用牛奶习惯,⑥机械化、科技水平高;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市场需求量大 ⑦政府支持 ①水利工程量大 ②小农经营 主要特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征 ④商品率低 ⑤机械化水平低 ⑥科技水平低
①商品率高 ①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 ②农场经营规模大 ③机械化程度高 ③专业化程度高 多分布于大城市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的郊区,商品化、业生态系统 集约化,轮转放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牧 农业活动 ③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 气候湿润多雨,多云雾;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③ 酸性土壤(红壤)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 黑土开发 林业发存在问题 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降低 整治措施 ①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③秸秆还田④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①以营林为主,发展速生丰产林;②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展 湿地保护
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 采伐量;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1.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土,有机质含量低; 2.植被稀少,土壤缺乏有机质来源;
3.气温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易于分解,难以积累
☆某区域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1.纬度因素:纬度低,热量充足,动植物种类多;纬度跨距大,水热组合状况好,动植物种类多 2.降水:降水充足,动植物种类多
3.地形:海拔高,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动植物种丰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多;地形封闭,独特物种
多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少,动植物种类多
☆农作物优质的原因
1.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及有机质的积累;
2.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及有机质的积累; 3.土壤:土壤富含有机质,肥沃,少施用化肥;
4.生长周期:生长周期长(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5.病虫害少:(海拔/纬度高原因)气温低,病虫害少;气候干旱,病虫害少;紫外线强,病虫害少;使用农药少 6.自然环境优质:土壤、水源中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水资源、空气清洁,无污染
☆渔场的分布地区(饵料多的地方)
1.温带海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层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交换,底部海水营养盐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多。
2.沿海大陆架地区:海水浅,光照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浮游生物多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4.寒、暖流交汇地区: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5.上升流地区:海水上泛,带来丰富营养盐。
☆分析鸟类(生物资源)数量多的原因(食物来源、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天敌等角度)
1.大量的水生生物为鸟类(生物)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2.湿地面积广大,为鸟类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3.纬度低,水热充足,适宜大量鸟类在此繁衍,
4.湿地附近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人为的干扰破坏少。 5.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强 6.该地鸟类天敌少
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亚洲鲤鱼泛滥成灾的原因:
1.北美五大湖区,水温适宜,适合鲤鱼的生长繁殖 2.北美五大湖水域宽广,为鲤鱼生长提供广阔栖息空间 3.北美五大湖区藻类丰富,为鲤鱼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4.鲤鱼个头大,缺少天敌 5.当地人不喜欢食用鲤鱼
☆某地大力发展(引进、推广)某种产业(农作物)理由的答题模板: 可行的理由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