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三单元将进酒(第一课时) 课程模块及章节: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 备课时间:2024.02. 15 学科:语文 备课组:高二语文组 主备教师:张xx 备课组长:王大伟 组员:王小慧、李玉龙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2、背诵全诗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 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1、 诵读法;2、小组合作、讨论;3知人论世 课时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教师为教学环节 主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为“愁”而喝,怀才不遇,喝!仕途失意,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穿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狂言,因酒而成传世佳作。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 导入 学生为主的活动 倾听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 中八仙歌》)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板书课题】《将进酒》 二、背景介绍、解题 1、解题 “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2、背景介绍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等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吟咏诗 文 1、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2、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读出感情。 3、学生配乐齐读。 四、诗文翻译 略,见课件。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行翻译诗歌大意,最后由老师明确。 五、问题探讨 1、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形象:大醉,酣睡不起 依据: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饮酒快) 2、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几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明确) 【明确】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3、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明确】(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4、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那么,在这篇诗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确:悲——欢——狂放——愤懑、激越。 5、【引言】本诗抓住一个“愁”字,由“愁”生饮,由“愁”引发感慨,不过,全文的情感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愁”到底,而是围绕着“愁”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作者在诗中的情感是如何围绕着“愁”转变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分析如下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